1573615265%E5%9B%BE%E8%99%AB%E5%88%9B%E6%84%8F-539132324051156999.jpg?size=86228

围产期抑郁症(perinatal depression)是指发生于怀孕至产后一年内的抑郁发作,2012年美国围产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1.5%。

围产期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抑郁史、被虐待经历、计划外或非意愿妊娠、生活压力事件、亲密伴侣暴力行为和妊娠期合并症等,不仅影响孕产妇健康,而且影响婴幼儿心智发育,甚至有孕产妇自杀倾向和伤害婴幼儿的行为。

围产期抑郁症发生率高,危害大,但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指南,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也没有针对这一严重健康问题的防治指南。藉此,来自波兰和美国的学者对围产期抑郁症的干预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1],并于2019年2月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JAMA,IF= 47.661),旨在了解围产期抑郁症干预措施的效果,为USPSTF制定干预指南提供证据。

研究发现,咨询可减少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病风险,通过咨询进行干预的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发病率下降接近一半,为49%。产后26周咨询组的抑郁症发生率为0%~34%,而对照组为6%~50%,绝对差值(absolute risk difference, ARDs)为1.3%~31.8%。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基于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和基于人际关系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IPT)的咨询干预效果较好。

CBT的妇幼项目由8~17个贯穿孕期和产后的小组活动构成,目的是帮助孕产妇和婴儿创建健康的躯体、社会和心理环境。基于IPT的ROSE项目包括4~6部分贯穿孕期和产后的活动,主题包括压力管理、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针对婴儿出生带来的角色转换和人际冲突进行角色调整等。

其他干预方式的效果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如体力活动、教育等。在干预可能带来的伤害方面,未发现Omega-3脂肪酸补充有不良反应;服用抗抑郁药舍曲林或去甲替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嗜睡、轻度躁狂等)。

该研究检索了PubMed、MEDLINE、PsycINFO和Cochrane临床试验登记系统,共收集自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发表的1985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或非随机干预研究文献。对每篇文献按照分析内容框架加以筛选,如图1所示;应用USPSTF提出的标准评价文献质量[2],归为“优”、“中”、“差”3个等级;排除研究内容不在框架内及质量差的文献;最终50篇文献纳入分析,其中8篇质量为优;49篇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1篇为非随机的干预对照研究,合并样本量共22385人,多数为非拉丁裔白人女性(31%的原始文献未包含种族信息)。

纳入文献中,20篇来自美国,26篇研究对象来自初级保健机构,42篇研究对象限定年龄为18岁以上(其余1篇聚焦青少年,7篇没有年龄限制),27篇研究对象为围产期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识别主要基于疾病史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

这50篇文献中的干预措施包括:咨询、基于卫生系统的干预活动、体力活动、支持性干预、教育、提供婴儿睡眠建议、产后情况汇报、表达性写作、瑜珈练习、Omega-3脂肪酸补充、抗抑郁药舍曲林和去甲替林的使用。

JAMA同期配发了评论文章“围产期抑郁症:预防建议和实施中的挑战”(Perinatal Depression: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ation)[3]。评论认为,实施USPSTF提出的干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如何区分正在经历围产期抑郁和存在抑郁高风险的孕产妇?正如USPSTF所说,目前尚无准确识别高风险孕产妇的筛查工具,也无法判断哪类人群是干预措施的最大获益人群。此外,从事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治疗的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大规模应用存在一定困难,孕产妇对服务的可及性较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如何为不同地区提供有效和可及的防治措施。

本研究的价值

1

该研究为USPSTF制定围产期抑郁症的干预指南提供了直接证据。USPSTF建议临床医生为高危孕产妇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出“循证决策”。

2

合并不同研究,增加了样本量和统计效率。通过对每种干预措施的合并效应值进行估计,为医务工作者结合现有条件选择干预方式提供了参考。

3

纳入的研究类型多数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质性较好,偏倚风险低,合并分析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4]。

本研究的局限性

1

未明确干预措施的最大受益人群。目前有关围产期抑郁的研究,有一个重要问题未能回答:对什么样的人进行干预能够使其健康获益最大?如何识别这些人群?

2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使研究结论在外推时需谨慎。本研究主要基于欧美地区数据,应用于其他人群或环境是否有同样的结论,需要新的研究证据支持。

本期知识点

Meta分析的统计方法评价

Meta分析统计方法评价主要基于4方面的内容: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5]。

判断异质性分析正确的标准:

①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给出了结果;

②存在异质性时进行了异质性的处理,如排除临床异质性、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等。

判断数据合并正确的标准:

①合并之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

②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合并模型;

③合并的数据必须为相同设计类型;

④列出纳入文献的原始数据;

⑤当出现置信区间完全不重叠的情况时有合理的解释。

判断发表偏倚分析正确的标准:

①给出检验发表偏倚的方法;

②给出发表偏倚的结果;

③对发表偏倚进行正确的解释。

判断敏感性分析正确的标准:

①说明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②给出敏感性分析结果,并加以解释。

以上标准可供科研工作者进行Meta分析时参考。

文献来源

1.Elizabeth O’Connor,Caitlyn A. Senger, Michelle L. Henninger,Erin Coppola,Bradley N. Gaynes.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Perinatal Depression: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JAMA. 2019, 321(6): 588-601. doi:10.1001/jama.2018.20865

2.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Procedure Manual. Rockville, MD: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2015. Available at https://www.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org/Page/Name/procedure-manual.

3.Freeman MP. Perinatal Depress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ation. JAMA. 2019, 321(6): 550-552. Doi: 10.1001/jama.2018.21247

4.彭晓霞. Meta-分析的方法学局限性及其适用领域. 协和医学杂志. 2017, 8(6): 381-386.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7.06.012

5.周涛,万莹,徐红,等. Meta分析文献的统计方法质量评价.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 30(2): 79-82. Doi: 10.3969/j.issn.1673-5625.2013.02.003

本期嘉宾

何慧婧

博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单广良课题组。

本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健康标准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研究,临床试验及最佳实证应用研究等。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京津冀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国民健康状况及基本生理参数本底调查(2期)》;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民体质与健康参数及标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凉山彝族移民心血管代谢危险的纵向比较和预测研究》等。欢迎同道们与我们交流合作。

邮箱:Guangliang_shan@163.com

本期嘉宾

单广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博士生导师,协和教学名师。

主要研究方向:国民健康参数和标准研究,临床研究质量与评价。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临床研究质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数据分析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脑肿瘤注册登记研究平台首席方法学专家。

栏目策划

吴志宏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博导、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主任、骨骼畸形的遗传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工整合联盟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

版权声明:

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medj@pumch.cn,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