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科幻大会日前在北京举办,来自北美洲、欧洲和亚洲9个国家的近30位科学家、科幻作家、科普作家及全球科幻机构和组织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其中包括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大众关心的《流浪地球》、科幻影视、中国科幻现状等问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image.php?url=0NhyTetfye

▲11月2日晚,刘慈欣接受采访

“我占了《流浪地球》电影的便宜”

当刘慈欣被问及对“流浪地球”成功的看法时,他表示自己占了电影的便宜:“我只是原小说的作者,而这个原小说在1999年就发表了,发表之后并没什么水花,除了科幻迷、科幻读者,还有谁会关注?现在有这么多人关注《流浪地球》,真是得益于电影。相对应的,有更多人因为这部电影认识了我,这是我占了电影的便宜了。作为原作者,我从内心里感谢这部电影。”

纵观本次大会,科幻IP“流浪地球”的存在感极其强烈,不仅与会嘉宾在发言中屡屡提及,大会开幕式上播放的视频中也有它的身影,会场中还设有“希望的力量——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主题展览”。

image.php?url=0NhyTep0kS

△孩子们观看“希望的力量——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主题展览”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电影的爆火,让科幻电影的投资人更有信心,对整个科幻产业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一部电影带来整个科幻影视产业的繁荣”,刘慈欣认为,“繁荣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很大的数量上,比如美国的科幻电影,我们看到的就那么几部,但其实它的整体片量非常大,只是很多在上映前被毙掉了,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必须有金字塔的底座,才能产生更好的作品,以此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他呼吁大家:“我们不要因为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出来了,就觉得成功了,产业化大门打开了;一部(科幻)电影票房有点失利,马上就觉得大门关上了。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对产业整体观的思维方式。”

不要从科幻本身培养科幻写作能力

本届科幻大会举行期间,许多青少年儿童结伴而来。在“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幻创作专题论坛”上,几所学校表演了优秀青少年科普科幻剧目。现场,有不少学生带着《三体》找刘慈欣签名,并且在他面前激动地表达了对《三体》的喜爱。

看到这么多孩子对科幻文学感兴趣,刘慈欣是很高兴的。虽然他将自己的小说受众定位为成年人,并不是给孩子们看的(文学),但有很多孩子看,还是让他觉得欣喜。

image.php?url=0NhyTetccn

△许多青少年儿童结伴来到科幻大会

他认为,科幻作品对青少年有一种间接影响——它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通过一种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让青少年读者对科学、宇宙、大自然产生兴趣,这就为他们今后在科学方面进一步的学习带来了很好的动力。“至少从最普通的层面来说,科幻小说有可能让中学生、小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原本认为很枯燥的理科的内容,可能会让他们以后的学习变得更有趣一些。”

对于对科幻写作感兴趣的青少年,刘慈欣建议,不要从科幻本身培养科幻写作能力,因为科幻小说的能力百分之百在科幻之外。他认为,科幻小说写得是好还是坏,关键要看创作者的思维方式。由于科幻本身是高于现实的文学题材,如果想让孩子真正写得好,首先要培养其科幻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要让他摆脱目前生活的琐碎东西,习惯于站在很高的高度上去看历史、看未来。

另外,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身上具备两样特性,一是好奇心,即对新世界、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向往,二是丰富的社会阅历,科幻毕竟是文学,要有写人的能力。这两样特性如果分开来,并不是太难的素质:一个人小时候通常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长大以后则往往有阅历,难在两者同时出现一个人身上。而这恰恰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幻作家所必须的。

“我不相信自己作品中的设定”

科幻作品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新颖的设定。当被问及“是否相信自己的设定”时,而刘慈欣明确表示:“我不相信,我写的是小说,不是从事科学研究。这些设定没有经过科学层面的观测和实验观测的证实,它只是一个小说的情景。”

在他看来,科幻小说是可能性的文学,把未来宇宙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一部作品就是一种可能性,也只是一种可能性。

image.php?url=0NhyTeTtTd

△刘慈欣在中外嘉宾高端对话中发言

他认为,“或许科幻作品中排列出的一大堆可能性里,最终有一个变为了现实,但我们写科幻的人没有能力做出这个预言,同时也没有这个任务。有些科幻小说中写的东西确实变为了现实,但这并非是科幻作家预言出来了,只要科幻小说足够多,排列足够多,总会碰上(变为现实)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人们都认为科幻作家会在作品中描绘最可能的可能性,其实恰恰相反,科幻作家认为最感性的是最不可能的可能性,最可能的可能性没有什么震撼力,只有最不可能的可能性才有故事资源。所以,大部分科幻作家都不相信自己的设定。”

中国科幻是一种直接描写“中国梦”的文学

尽管从今年春节档开始,在《流浪地球》电影的带动下,中国科幻电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热度,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包括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整体处于衰落的状况。作为叙事文学中的一种,科幻文学不可避免地跟着衰落。很多人认为,就科幻本身来说,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刘慈欣对中国科幻满含信心。他认为,在世界科幻的整体衰落中,中国科幻反而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我们处于一个科幻的黄金时代,具备产生科幻黄金时代最有利的条件,我们是充满未来感的,当然这需要我们一起做出努力。”

image.php?url=0NhyTeWGkb

△人们在“科幻市集”选购科幻图书

在他看来,近些年来,中国科幻产业从一个边缘的领域走到了媒体关注的聚光灯之下。中国科幻大会的举办也体现了政府对科幻的重视和支持,这种支持对于创造中国科幻新的繁荣时代至关重要。

他认为,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中国科幻其实是一种直接描写“中国梦”的文学。它把中国各种不同的未来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对中国的种种未来有了一个可能的认识,也有了一个心理的准备。

另外,科幻让中国人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关注的不再是旁边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是周围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关注的也不是中国人最在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的是人与大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刘慈欣表示:“这些思维方式对中国来说是全新的。当然,由于科幻只是大众文学的一种,这些思维方式可能造成的改变也只是潜移默化的、间接的、微小的,但起码它让中国读者和大众知道,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我们传统的不一样。”

“科幻+”塑造未来远景

诚如刘慈欣所言,近几年,中国科幻进入高速发展期。这种变化带来的红利也体现在中国科幻大会上:2016年第一届大会开幕,揭开这场科普科幻界盛会的序幕;2017年发布《成都科幻宣言》;2018年正式成立高校科幻联盟;今年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提升国际化程度,首次定向邀请与科幻有关的境外嘉宾。不难看出,中国科幻大会受到了科幻业界和广大科幻爱好者的普遍欢迎,影响力和参与度不断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科幻事业与产业发展。

image.php?url=0NhyTeuv6f

△2019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

据了解,本次大会规模盛大,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支持。

大会期间,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梦想、科技与未来、科学与影视融合、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之路、游戏世界中的科幻、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幻创作等11项专题论坛同步举行,与会嘉宾们围绕“科幻+文化”“科幻+科技”“科幻+科普”“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青少年”等主题充分讨论,共同描绘世界未来的模样。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整理)

来源: 科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