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喝单枞茶不能预防新冠肺炎。研究发现茶多酚类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但只有在特定浓度下茶多酚才具有对抗某些病毒的能力,为了保证有效浓度,临床上采用最多的是茶多酚片。新冠病毒进入体内后会侵入细胞内部,单凭喝茶的方式根本无法在细胞内达到足够的茶多酚浓度,也就无法发挥抑制或者杀灭病毒的效果。另单枞茶属于半发酵茶,与绿茶等未发酵茶相比,茶多酚含量略低,所以想通过多喝单枞茶达到预防新冠肺炎不现实。
科学辟谣 2020-03-02
某权威机构发布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消息并不代表喝茶能预防新冠肺炎。这项研究结果认为在细胞水平上,茶水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复制。但“细胞内抑制”不能直接等同于“体内抑制”。人体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数以万亿计细胞的简单叠加。很多药物在体外细胞水平有作用,到了体内就不一定会有作用,或者作用的效果也会不一致。 所以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能表明喝茶就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
酒精虽能杀死蔬菜表层细菌病毒,但用它对蔬菜进行消毒的做法不正确。酒精消毒会降低蔬菜的食用品质,还会和蔬菜中有些物质(如酸类)发生化学作用,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蔬菜在食用前都会清洗。流水能将表面的病毒、农药残留等基本冲洗掉。烹饪也能有效杀死蔬菜表面的病毒。在疫情期间,我们注意将蔬菜清洗干净,烹饪熟后再食用,就不会有食用蔬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科学辟谣 2020-02-27
科学辟谣 2020-02-26
空气消毒并非所有消毒剂都适合,应按照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选择合适消毒剂,方可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空气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在空气中残留浓度较高时,会产生氯气,对人体、金属物品及有色织物均有明显危害性。因而,勿用84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
科学辟谣 2020-02-25
这是对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的“简单粗暴”式解读。事实上通过食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非常低。官方已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食物经口进入人体确成为病毒的载体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即食物直接或间接被病毒感染者沾染且健康人直接食入带有活病毒的食物。只要严格按照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食物煮熟吃,生熟食分开处理的要求,即便有果蔬肉蛋沾染病毒,也没有感染风险。
科学辟谣 2020-02-24
日常清洁消毒液并非浓度越高越好,应按照使用方法稀释到合适浓度,方能达到最佳杀菌效果。消毒液的稀释浓度和消毒效果密切相关,且高浓度消毒液是有腐蚀性的,对于环境、物品、动物粘膜等都是会有损伤的。因此,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这一观念是不正确的。
口罩喷酒精戴后,坐电梯遇84消毒会瞬间死亡,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乙醇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在高浓度下可发生反应生成乙醛,由于乙醛比乙醇更容易氧化,会进一步被次氯酸钠氧化成乙酸钠。因此,口罩喷酒精戴后,坐电梯遇84消毒不可能瞬间死亡,这则传言不可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含抗菌药物,可以治疗结膜炎(红眼病)、睑腺炎、泪囊炎等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疾。它没有抗病毒的作用,自然也不能预防新冠病毒从眼部进入了。实际上除了和新冠肺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外,其它人正常活动(包括上班、购物等)都没必要做额外的眼部防护,只需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就可以了。
科学辟谣 2020-02-20
科学辟谣 2020-02-19
科学辟谣 2020-02-18
科学辟谣 2020-02-12
科学辟谣 2020-02-02
科学辟谣 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