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教委、市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市绿化市容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作协和市工商联共同主办的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金亚秋,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市科技党委书记徐枫,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今年是“全国科普日”举办的第20个年头。在启动仪式上,大家共同回望了20年来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品牌打造、阵地拓展、形式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致敬了“第一次走进公园”“第一次用微博链接公众”“第一支科普MV”等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第一次”,并盘点了今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精彩亮点。
启动仪式现场,市科协领导为获得2022年度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个人、团队和项目颁奖。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星光合唱团带来合唱《奉献》,献给每一位“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者。据悉,上海市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的科技志愿者已经超过19000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550多支,形成了一股初具规模的科技志愿服务力量,有效推动了新时代上海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社区书院“惠民科普直通车”成果展示大赛也在启动仪式现场开赛。该大赛依托市科协“惠民科普直通车”品牌资源以及全市170家余家“社区书院”阵地,面向亲子家庭、中青年和老年人3类人群,“设置智慧家园——人工智能主题亲子赛”“精神的力量——科学家精神主题科普桌游赛”“舌尖上的科学——健康餐饮厨艺赛”等3个赛事项目,搭建集互动性、参与性、激励性于一体的赛事平台,通过比赛的形式,将优质的科普资源送到全市各社区书院、送到市民大众的身边。
荣获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命名的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在启动仪式上获得授牌,以表彰它们积极联合各方社会力量,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养,创造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普品牌,在全市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与相关委办局领导共同启动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
启动仪式后,“薪火传承·沐光而行”科技会客厅专场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创院院长周朦、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中国南极考察站总站长魏福海、国家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主任秦为稼、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以及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乔榛、钢琴家孔祥东、女高音歌唱家黄英等多位当代科学与艺术界大家,向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科艺融合、跨界交流的盛会。
复活开化纸: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工艺
今年考取复旦大学的每位新生都收到了使用古老开化纸制作内页、可保存千年不坏的录取通知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科技会客厅活动现场,开化纸的保护和研究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和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向大家讲述了“复活”开化纸的经过。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中见韧,手感温润如玉。其主要原材料来自植物中的荛花,制作工艺始于明代晚期,清初许多典籍使用开化纸进行写印。专家推测,清朝康、乾以后,过度采集导致荛花在开化当地枯竭、西洋纸逐渐进入国内市场,以及中国国力下降,缺乏经济支撑导致原来的工匠流失等原因,开化纸制作工艺逐渐失传。
2014年,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后,杨玉良院士开始组建高分子材料、化学、生物、文博等多学科团队,并与非遗传人黄宏健合作,研究如何复原开化纸工艺。“复原过程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逝的钟扬教授作出了重要贡献。”杨玉良院士回忆,“钟扬教授带领团队花了很长时间,仔细研究开化纸里纤维的特征,几乎跑遍了中国南方一直到西部的各种山区,在浙江开化和湖北找到了瑞香科植物荛花,确定了开化纸的原材料来源。这一步的确定非常重要。”
之后,杨玉良院士团队经过反复实验,利用现代科技掌握了在不破坏荛花纤维的情况下从植物中取出纤维、制作开化纸的工艺。经检测,开化纸每平方米仅2克重,人轻微的呼吸就能让它飘起来。用它修复古字画、古书,不着痕迹,可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这种纸张虽然薄如蝉翼,其寿命却可长达2850年。
目前,国际上文献档案用纸的最长寿命是700年左右,开化纸的寿命远远超过了当代纸张。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眼下正在研发可与高速印刷相结合的开化纸,希望将它用于文献档案保存。
“科技为人类文明、传统文化的活化保驾护航。给艺术以科学的保障,予科学以艺术的想象”,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未来能打通现代科技、传统非遗和艺术创作3个领域。”杨玉良院士表示。
极地科考:是诗和远方,更是服从和奉献
终年的积雪、骄傲的冰山、极昼与极夜……绝大多数人普通人都未曾体验过充满神秘、未知和惊险挑战的极地。有一群人,他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勇气,多次奔赴那里。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创院院长、讲席教授周朦,国家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主任秦为稼和中国南极考察站总站长魏福海就是这样的人。
周朦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将童年的梦想、个人的兴趣和对人类的使命都结合在一起。这位去了14次南极、10次北极的海洋科学家,坦言自己至今还未适应晕船,也许等年老了,身体器官功能有所退化时才可以避免。不过,虽然极端晕船使他常常在船上一天长达20小时克服各种困难的工作中痛苦不堪,偶尔也会困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工作,但每当完成了任务、发现自己的取得的科学成果很有意义的时候,他又能感到特别的自豪。他向现场公众回忆:“十几年前有一天,我正在南美和南极半岛之间的德雷克海峡作业,那时候刮八级大风,浪高4到6米,一个大浪下来,0度到-1度的水让整个人从里湿到外。我正在克服仪器坏掉等种种困难的时候,收到了一个邮件,邮件里说:‘在德雷克海峡李有一个极千米到几千公里长的水华区,那是南极碳通量最主要的一个地区。你去研究一下吧!全球正在变暖,我们要想办法来治理这件事。也许我们不能成功,但至少我们可以告诉后代,我们曾经非常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浪漫”的邀约使当时的周朦感动之余,成为他后来很长时间里的一项工作。
我国自1996年起在南极开展内陆考察,2009年建成昆仑站,至今去过昆仑站的只有150人,而秦为稼在1989年的时候,就已经到过南极。他笑着调侃,自己之所以那么胖,大概是因为长期在很冷的地方工作。
至今一共已参加了50多次南北极考察的魏福海介绍,目前中国有“雪龙号”和“雪龙二号”两艘科考船,在南设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还有固定翼飞机,已建成了海、陆、空立体考察体系,支撑科学家取得了丰富的考察和科学成果。基于每次一出发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半,他向大家袒露心迹:“选择极地工作,不仅是选择了诗和远方,实际上更是选择了服从和奉献。”
科学与艺术:分享同样的思维方式,殊途同归
科技之光常与艺术之辉交相呼应。在中国微波遥感和空间科学探测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正是一边怀揣着科学梦想,伸手摘星辰;一边挥洒着浪漫文采,着墨人类的好奇心,沐光而行。此次科技会客厅活动的互动环节中,吴季和大家分享了他创作科幻题材小说《月球旅店》的初衷——探索“在‘阿波罗’号宇航员登录月球50多年后,人类为什么还要再去月球”的答案,并用小提琴精彩演奏了二胡曲《二泉映月》。
兼具科学严谨和艺术浪漫的,不只是吴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酣畅淋漓的长笛表演《G弦上的咏叹调》,也带给了现场巨大的惊喜。在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畅谈“科学与艺术同辉”的话题时,结合金亚秋院士抛出的引子——“莱布尼茨曾说,数学就是音乐在灵魂中的自由计算“,管晓宏院士介绍,科学与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体的,工业革命后,因为分工的细化,科学和艺术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相信,两者密不可分。比如爱因斯坦就相信,科学的思维中有音乐的元素,钱学森也表示自己从艺术的思维中得到了对于科学创造的启发。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两位院士鼓励年轻一代用科学和艺术为创新插上翅膀。
语言表演艺术家乔榛朗诵的《蜀道难》、钢琴家孔祥东演奏的《船歌》、女高音歌唱家黄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上海爱乐乐团大提琴首席张靖茁演奏的《天鹅》,以及国风舞蹈《墨韵》,都带给了观众深度美好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