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江西省第四个生态文明宣传月活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与泰和县发改委、泰和县机关事务中心联合举办“绿色低碳”科普研学活动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依托学会森林资源专委会支撑单位——千烟洲站开展。本次科普活动主题 “绿色发展•和谐共生”,内容包括千烟洲模式——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典范、生态监测哨兵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通过活动开展,认识“我身边的绿水青山”,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使命感,提高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意识。
1、千烟洲模式——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典范
千烟洲模式,即: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渔粮,创建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红壤丘陵区立体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并被编入高中地理教科书。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千烟洲模式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典型范式。
通过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千烟洲模式创建的背景和意义,增加对千烟洲模式的感性认识,提高对红壤丘陵区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科学认知。
2、生态监测哨兵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
千烟洲站是国内最早开展生态系统碳监测和研究的野外站之一。2002年8月,安装了碳通量涡度相关观测系统,至今已持续积累 2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碳监测数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乃至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等相关研究的发展,为生态系统碳汇评估和碳达峰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生态系统碳汇监测的基本观测技术和方法,实地动手操作野外测树工具。
3.活动时间:2023年6月6日上午8:30—10:30;
4.参加人员:泰和灌溪中学初二学生约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