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意外或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因此,普及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技能的意义更为凸显。自2019年起,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发起将每年的6月1日—6月7日设立为“中国心肺复苏周”。
为普及应急急救知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让学生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在突发需急救的情况下运用急救术,挽救生命。3月24日,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志愿者服务队“凝益救护”团队志愿者为同学们科普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此次活动自开学初至目前一直在进行中,并将在校内、校外进行教育服务。
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两部分: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具体的实施步骤:首先判断周围环境安全并做好救助者个人防护,接着判断完患者没有了意识和呼吸后,迅速对周围大声护救,亮明自己急救人员身份,指定现场专人拨打120,并争取现场有急救技术的人员帮忙,接着连续30个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完成后立即清除患者呼吸道异物,打开患者呼吸道,连续做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完成一个循环,接着再做30个心脏按压,2个人工呼吸,一共要连续做5个循环,就是一个完整的心肺复苏技术。做完一个完整的心肺复苏后,快速对患者生命体征再次评估,最后对抢救成功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
项目服务包括理论讲解、线上答题、个人实操等环节。通过志愿者“手把手”地反复指导与演练,同学们对心肺复苏操作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入的认识,掌握了心肺复苏技巧,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此类知识,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
直观的现场演示、实际的操作指导,在新奇、活跃的氛围中,同学们加深了对心肺复苏的了解,充分认识了心肺复苏中挽救生命关键的“黄金6分钟”,护理系“心肺复苏”科普活动持续开展中,不仅增强了学校师生的应急意识,让全校师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了在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为校园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