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 | “小土豆的大世界”
公益科普活动走进牯岭镇庐山书房
9月23日下午,庐山植物园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科普走四方”,“小土豆的大世界”公益科普活动走进庐山风景区牯岭镇的“庐山书房·KuLing”。本次活动由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环境教育部、“庐山麻皮土豆内生菌多样性”国基项目组、湿地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联合麻皮土豆项目合作单位——庐山风景区峰泉农特产品开发中心共同主办。
活动以“土豆”为载体,通过科普展览、科普讲座、与互动体验相结合,还特别设计了一幕别开生面的科普秀,以有趣、有料、有参与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土豆落户庐山的来龙去脉,以科学视角分析麻皮土豆的独特价值与背后奥秘,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的驻足参与。
现场科普展,通过活泼的设计从科学识薯到科技赋能,分十二个篇章向公众展示了庐山土豆的来历及繁殖历史,以及独特口感背后的科学秘密。
活动现场,伴随着远处的云海,不少游客和居民早早在此等候。首先是庐山植物园“庐山麻皮土豆内生菌多样性”国基项目组负责人于德水博士带来的“小土豆的大世界”的科普讲座,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土豆种植历史,土豆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还有特别用他们的科研数据,解释了庐山麻皮土豆比肉贵的理由。同时还向大家科普了项目组近几年正在进行的相关科学研究,以及他们致力于生态改良的科学目标。于博士的讲座还辅以精心准备的图文资料,从文学到历史,再到科学妙趣横生,使得现场观众对每天接触的土豆刮目相看,更全面了解了庐山麻皮土豆的独特之处。
活动现场主持
现场科普讲座(于德水博士)
之后,庐山文化研究者张雷老师,从历史维度介绍了麻皮土豆落户庐山的渊源。他重点讲述了杜克尔医生将土豆引入庐山的故事,并分享了来自后人的珍贵回忆,为公众理解麻皮土豆的文化价值提供了重要背景。
现场科普讲座(张雷老师)
为鼓励公众亲身参与科学实践,现场还设置了“科普秀”和“知识趣味问答”环节。一些年轻人积极参与,借助提供的道具和自身幽默风趣的表达现场演绎科普秀,还通过答题赢取了活动准备的庐山麻皮土豆礼包、土豆零钱包、钥匙扣、捏捏乐和土豆小贴纸等奖品。更有不少游客表示,将把获得的土豆带回家尝试种植,亲身观察和记录其生长过程,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科普秀《一棵土豆的庐山奇缘》
现场趣味答题
活动的尾声环节特别设置了庐山麻皮土豆现场品尝环节,将麻皮土豆的理论知识延伸至感官体验。游客们在品尝特色麻皮土豆的同时,也通过工作人员的现场介绍,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种植文化与风味特色。这一互动环节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感官体验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本次活动核心目的在于拉近科研与公众的距离,让植物科学“走进寻常百姓家”,从而激发公众对植物科研与百姓生活相关性的了解。未来,庐山植物园将持续聚焦公众感兴趣的植物科学问题开展系列科普,深度融合地方文化,切实赋能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