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9—14日(9日报到,14日下午离会)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二、组织机构
承办:中国作物学会
协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
三、研修目标
(一)提升学员的产学研能力,提高学员挖掘优异基因、利用基因信息优化育种流程和选择方法、加快育种效率等方面的技能。
(二)提升学员的分子育种技术和品种转移转化能力,培养作物分子育种专业领域技术转移转化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推动分子育种领域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有效开展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
四、主要内容
采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现场教学、实践实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研修如下内容:
(1)作物优异基因挖掘共性理论: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方法、遗传研究的群体类型、遗传解析和基因定位基本方法、集成遗传分析软件;
(2)水稻遗传资源及分子育种技术创新:水稻育种目标、遗传资源鉴定和有效利用、分子育种新策略和方法;
(3)油料作物遗传资源及分子育种:油料作物育种目标、遗传资源鉴定和有效利用、分子育种新策略和方法及其转化落地;
(4)麻类作物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生理:麻类作物遗传资源和基因组研究,特色麻类作物育种技术方法、高产生理与栽培;
(5)知识产权保护和初创企业运维: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管理,成果转化风险预判、争端解决;
(6)智慧农业: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运用;
(7)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分享和研讨:分享经验,研讨分子育种领域全产业链融通及全过程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
(8)技术经理人能力全方位提升与技术转移转化:技术转移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经理人职业知识与能力体系、技术转移转化典型案例解析、技术需求挖掘与评估评价、概念验证与中试熟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9)实地参观和分子育种实践:以现场教学方式介绍水稻、油料作物、特色麻类作物新品种育种的流程,参观水稻育种实验基地等。
五、培训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