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暨科技开放日活动
      活动时间: 2025-09-26 00:00-2025-09-28 00:00
      主办单位: 河南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管理与服务中心
      活动方式: 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街道花园路326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16号
      已结束
      活动内容

      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深入开展之际,9月26日至28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于院本部综合大楼前广场组织开展“豫见农科新成果、共构农业新未来”主题科技开放日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本次活动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月活动部署、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教育的实际行动。

      活动吸引农科路小学、省实验中学近千名师生及广大市民参与,通过多元展示、互动体验与深度讲解,将专业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实践教学平台,不仅为青少年播下“科技兴农”的种子,让农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更切实丰富了全国科普月的农业领域特色内容,切实提升科普工作实效。

      本次活动筹备工作严格遵循“高效、有序、安全”的基本原则,省农科院整合23个研究所资源,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综合协调、现场对接及服务保障等工作,科学规划展示区域与参观路线,结合学生群体特征优化科普内容设计,切实提升专业知识的普及性与实用性,有力支撑全国科普月“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工作目标;各参与学校严格落实行前安全教育制度,重点提醒学生备齐学习用品与防护物资,从严从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活动全程安全有序推进。

      活动现场重点展示省农科院近五年来在作物育种、生鲜果蔬、智慧农业、中药材、食用菌、花木水产等领域的核心科研成果。科学设置了种业芯片、果蔬飘香、林果花卉、食药同源、精深加工、食品安全、绿色防控、智慧农业8大主题展区,集中展示全省农业领域102个新品种、65项新技术、30项新产品。各展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普讲解员,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现场体验+互动交流”的立体化展示方式,全面展现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实践成效。活动同步开展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5000余人次,有效扩大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覆盖面。

      在“种业芯片”展区,科研人员系统展示了抗病小麦、高产玉米等优质品种,详细讲解了“一粒种子的育种历程”,全面呈现了从基因筛选到田间试验的全流程技术体系,使学生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成就;“果蔬飘香”展区内,葡萄、梨、西瓜、生菜、西红柿等优质果蔬品种陈列规范,学生在科研人员指导下使用专业检测设备测量果蔬含糖量,切实体验科技创新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智慧农业”展区的无人机植保演示成效显著,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设备,直观了解智能化农田管理的高效性,深刻领会“科技让农业更智慧”的发展态势,有效激发公众对农业科技的兴趣,有力支撑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展。

      河南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开放日活动旨在搭建农业科研与青少年的沟通桥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实地观摩农业科研成果,切实增进其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兴趣,有效培养“学农爱农、科技兴农”的创新意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农科路小学带队老师反馈:“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高度专注,积极互动提问,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使科普教育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今后,基地将以本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普及成果转化工作。一是紧扣学生科普教育需求,紧密结合校园实践,不断优化研学科普内容体系,确保“行走的农业课堂”实现常态化运行;二是围绕市民农业科技认知需求,通过科普讲座、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推广先进技术和成果,切实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有效转化,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特色突出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为推进农业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