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中国林学会2025年全国科普月联合主场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 2025-09-06 00:00-2025-10-10 00:00
      主办单位: 中国林学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林业局
      活动方式: 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已结束
      活动内容

      一、活动主题

      主  题: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副主题:志愿服务点亮物种保护科普之光

      二、活动时间

      全国科普月 (星期六)10:00-21:00

      三、活动地点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活动安排

      (一)暖场

      播放中国林学会、北碚区人民政府、缙云山保护区宣传视频

      (二)启动仪式(下午16:00-16:40)

      1.致辞讲话(12分钟)。

      (1)北碚区人民政府致辞(3分钟);

      (2)重庆市林业局致辞(3分钟);

      (3)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致辞(3分钟)

      (4)中国林学会讲话(3分钟)。

      2.中国林学会“自然有发现”品牌发布(17分钟)。

      (1)长江流域沿线省市共同发起“自然有发现”科普联合行动倡议(拟由青海、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有关单位共同发起)(3分钟)。

      (2)发布长江流域“自然有发现·自然笔记”百米长卷项目。(3分钟)。

      (3)发布长江流域“自然有发现·科普话前沿”名家自然科普实景课堂项目视频(5分钟)。

      (4)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步缙云·自然有发现”实践视频(4分钟)。

      (5)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在湖州·自然有发现”林草科普进校园项目揭幕视频(2分钟)。

      3.市林业局宣传处三级调研员刘微分享重庆自然教育情况(5分钟)。

      4.嘉宾领导共同启动2025年全国科普月(5分钟)。

      (三)现场活动

      1.《自然有发现——山林的邀请》自然科普展览。

      时间:10:00-21:00,其中现场嘉宾参观时间16:40-17:00。

      地点:中心花园。

      数量:45块。

      规格:环保木质展架+宣绒布印刷,2.3米×1.2米。

      内容:邀请四川、浙江等长江流域沿线部分省市自然保护地联合开展《自然有发现——山林的邀请》自然科普展览,通过科学艺术的力量,深化青少年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与行动。

      2.“自然有发现”自然科普市集。

      时间:10:00-21:00,其中现场嘉宾参观时间17:00-17:20。

      地点:香樟林及小广场草坪。

      数量:20个。

      规格:新能源汽车后备箱,每个展位5米×1.5米。

      内容:邀请公益共建机构联合构建小规模、高频度、强互动、多学科融合的“自然有发现”自然科普市集,通过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多样化活动与展陈,生动展示并深度引导公众理解与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

      3.“自然有发现·交到一个野朋友”名家自然科普实景课堂。

      时间:10:00-21:00。

      地点:自然教育中心2楼会议室。

      数量:6场,每场40分钟,每场100人。

      专家: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金效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升(重庆动物学会)、袁志勇(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待定(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危骞(重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内容:聚焦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在地知识与前沿成果,开展专题名家科普讲座,搭建科学家、公众与多元思想的对话桥梁,深入浅出传递科学真知,激发公众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启动思考与实践绿色发展路径。

      4.“自然有发现·发现一个野朋友”自然科普体验活动。

      时间:10:00-21:00。

      地点:缙云山自然教育小径。

      数量:每场5组,共计12场60组。

      人员:每组科技工作者1名,专业志愿者2名,公众10个家庭。

      内容:组织青少年在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达人的带领下,走进缙云山保护区参加“自然有发现”活动,全面激活触觉、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建立对自然的直接感知与多维理解,并将发现的野生动植物上传至“野朋友小程序”,形成缙云山保护区自然科普地图。活动预计开展12场,场均100人,上传数据约10000条。

      5.“自然有发现·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生活体验展。

      时间:10:00-21:00,现场嘉宾参观时间10分钟。

      地点:珊瑚球场。

      内容:《红岩神炮—智驱未来》科技车模探索展。

      6.“自然有发现·缙云奇妙夜”夜观活动。

      时间:19:00-21:00。

      地点:奥秘缙云自然观察小径。

      数量:2场,每场30人。

      导师:张志升(重庆动物学会)、冯征(自然达人)、龙杰(缙云山保护区护林员)

      内容:拟在专业志愿者带领下,专业资深导师引导下,化身冷静观察者,在奥秘缙云自然观察小径阅读蜘蛛的自然秩序,静心聆听昆虫“夜曲”,用自然笔记完成一次心流创作。

      7.“自然有发现·山的歌谣”森林音乐会。

      时间:19:00-21:00。

      地点:主会场。

      数量:1场,100人。

      人员:海风(重庆音乐广播主持人),演员及工作人员25人。

      内容:拟联合野歌会,设置山之诗、林之韵、虫之鸣、人之舞、城之歌、风之合、云之遥等板块,用诗、乐、歌、舞构建一个沉浸式的自然艺术现场,展示缙云山生态之美、人文之韵,深化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与认同。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