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非遗遇航空,月满启新程 —— 航空宇航学院中秋非遗科普特别活动
      活动时间: 2025-09-26 13:00-2025-09-26 16:00
      主办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活动方式: 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正良街道道义南大街31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已结束
      活动内容

      当传统中秋的团圆意蕴邂逅非遗文化的千年传承,当航空科技的未来感碰撞传统技艺的匠心巧思,航空宇航学院于中秋佳节之际,精心策划了一场 “非遗科普 + 航空元素” 的特色活动。从传统非遗技艺体验到航空主题非遗创作,师生们在月圆之夜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航空科技的融合之美,让这个中秋既有文化温度,更有专业特色。​

      非遗技艺体验:指尖传承千年匠心​

      活动现场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师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技艺的精髓。在剪纸科普体验区,国家级剪纸非遗传承人李老师手持剪刀,以 “嫦娥奔月” 为灵感,巧妙融入航空元素 —— 剪纸作品中,嫦娥的裙摆化作飞机机翼的弧线,玉兔身旁摆放着迷你火箭模型。“剪纸讲究‘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就像航空制造追求的精准与严谨,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 李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向师生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与技法要点。同学们围坐桌前,手持红纸与剪刀,尝试创作简易的 “航空主题剪纸”,有的剪出展翅的飞机,有的刻出绕月飞行的卫星,在指尖的裁剪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细腻与灵动。​活动期间,学院还邀请非遗文化研究者与航空领域专家,共同开展 “非遗与航空的跨界对话” 科普讲堂。专家以 “从古代飞天梦到现代航空航天” 为主题,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飞天” 意象的演变 —— 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子,到明代万户尝试 “火箭飞天”,再到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空间站,指出 “非遗文化中的飞天梦想,正是当代航空人奋斗的初心”。​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 “如何让非遗助力航空科普” 展开讨论。“我们可以用非遗剪纸制作航空科普手册,让复杂的飞机结构变得直观易懂。”“或许能将传统榫卯结构应用到航模制作中,既传承非遗,又提升航模的稳定性。” 专家对这些创意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非遗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可以不断创新的文化宝藏。将非遗与航空专业结合,既能让非遗焕发新活力,也能为航空科普提供更丰富的形式。”​

      当晚月上中天,活动在师生们的团圆分享中落下帷幕。大家手持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围坐在一起品尝中秋月饼,交流活动感悟。有的同学展示着自己的航空糖画,有的分享着灯笼制作的技巧,空气中既有月饼的香甜,也有非遗文化与航空科技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此次航空宇航学院中秋非遗科普特别活动,不仅让师生们在传统节日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以创新的方式搭建了 “传统文化与航空科技” 的桥梁。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非遗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让非遗科普成为培养航空人才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让更多航空学子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坚定专业信念,在逐梦蓝天的道路上兼具匠心与情怀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