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渐浓,白露初降,师恩铭记,感恩前行。9月7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结合二十四节气“白露”与感恩教师节主题,举办了一场名为“白露凝霜念师恩,巧手制皂献真情”的特色科普研学活动。活动将自然科学知识、传统文化传承与尊师重教美德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文化讲堂与手作实践,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富有深度、温度与趣味的沉浸式体验,获得了广泛好评。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与仲秋时节的开始,天气渐凉,露水增多,乃至凝白,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点。活动开始,在植物园的科普教室内,科普老师首先为到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白露节气”文化微课。老师讲解了白露的天文历法意义、气候物候特征(如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并为同学们介绍了“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等农谚背后的科学道理,并赏析了《诗经·蒹葭》等与白露相关的经典诗词,引导孩子们感受古人观察自然的智慧与诗意浪漫的情怀,深刻理解白露节气所蕴含的顺应自然、敬畏时序的文化内涵。
紧接着,活动巧妙过渡到感恩教师节的主题环节。讲师引导孩子们思考“白露”时节草木凝结的露水,犹如老师无私的滋养与润泽;秋日的收获,亦如老师的辛勤耕耘带来的成长。在这一温馨的情感氛围中,活动进入了极具创意与实践性的环节——手工制作牡丹香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更是每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主会场之一。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吉祥与高洁,以此制作礼品感念师恩,寓意尤为深厚。在手工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制作过程中。他们学习了天然香皂的基础制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规范,随后亲手融化皂基,调入清新的精油颜料,选择以牡丹形状的模具进行创作。每一步都凝聚着孩子们的用心与巧思,每一块精心制作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牡丹香皂,都成为了承载感恩之情的独特礼物。
这场主题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情感的升华与文化的传承。它让孩子们在观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自然时序变化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又在亲手制皂的实践中,锻炼了创造与动手能力,更将感恩教育具象化,引导青少年学会表达爱与尊重,传承尊师重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