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概况:为进一步提升科普进社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激发辖区居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我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进社区,用科学提质百姓生活,让科普滋润千家万户,《科普“润”万家》活动开始啦!
活动时间:2025年07月15日(星期二),下午15:00-16:00。
活动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宝通寺社区。
课程名称:《一起寻找外星人》
课程内容:
我们将破译来自 100 光年外的神秘信号,亲手建造 "外星生命档案馆"—— 这不是科幻电影,是真实的科学冒险!
【星际情报手册】:
▶ 宜居带地图:贴纸标记 "宇宙 Goldilocks 区"(不冷不热的行星温泉池),地球的液态水护照 VS 火星的冰下湖泊签证。
▶ 生命指纹实验室:分析 "光谱彩虹"(三棱镜分解手电筒光),寻找氧气(绿色条纹)、甲烷(紫色斑点)的外星生命涂鸦。
▶ 信号解码游戏:摩尔斯电码模拟 "宇宙邮箱",SOS(三短三长三短),学习阿雷西博信息的数学语言。
【外星生命工坊】:
制作 "极端环境生存舱"。完成 "星际外交官考核":设计 "
▶ 科普核心:
科学思维:类比法(地球生命→外星生命)、证据链
(光谱→生命信号)
前沿科技:射电望远镜原理(锅状天线模型)、FRB 快速射电暴
趣味实验:光谱分析(三棱镜)、极端环境模拟
哲学启蒙:"我们是宇宙的唯一吗?"—— 激发科学好奇心
延伸知识:
・宇宙生命假说:水熊虫的隐生能力→外星生命耐极端环境猜想
・科学史话:1974 年阿雷西博信息(1679 位二进制编码的人类名片)
・趣味冷知识:土卫二的海洋喷射含有有机物,被称为 " 外星人的海鲜汤"
▶ 安全教育:
宇宙礼仪:"如果收到外星信号,先报告科学家爷爷"(模拟 SETI 国际公约)
地球保护:对比极端环境星球,强化 "珍惜蓝色家园" 意识
▶ 终极问题:
"如果有一天收到外星回信,你会写什么?"—— 预留开
放式思考空间,种下 "宇宙公民" 的人文种子。
活动时长:60分钟。
课程讲师:余胜,博士,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科普委员会会员。
活动预期效果:希望通过本次科普课,让小朋友们理解地外生命探测原理(光谱信号、极端环境适应)与前沿科技(射电望远镜、FRB),多维度激活五感,加深知识记忆与参与感,点燃小朋友们对宇宙生命的好奇心与科学冒险精神,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种下探索宇宙与敬畏生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