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络万物》带孩子们探秘热带雨林奇妙的“真菌王国”
2025年7月4日,文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的科普列车再次开进校园!第十九期“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图史楼火热举行。椰子研究所党委书记朱安红研究员化身“科普导师”,以《菌络万物——保护热带雨林科普大讲堂》为题,带领近400名学生开启了一场探寻地球“生命方舟”——热带雨林神秘真菌世界的奇幻旅程!
“提到热带雨林,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画面是什么?”朱安红老师以一幅亚马逊雨林巨树盘根错节、藤蔓缠绕的震撼影像开场,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看,这就是我们海南的瑰宝!”他自豪地介绍,“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最集中、最多样、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岛屿型’热带雨林!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遗传资源的金矿,更是守护海南生态安全的绿色生命线,意义非凡!”
紧接着,通过生动的显微影像与生态地图,朱安红老师揭开了雨林地表下那个令人惊叹的隐秘世界:温暖湿润的气候滋养着万物,层层落叶化为沃土,成为真菌的乐园。“雨后,朽木间、腐叶下,无数细密的菌丝正悄然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生命之网!”孩子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原来脚下这片看似寻常的土壤里,竟藏着如此精密而繁忙的生态系统,它们是雨林生生不息的幕后功臣!
探秘真菌王国:多彩世界大不同
朱安红老师带大家认识了神奇的真菌家族:微小的酵母、常见的霉菌,还有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大型真菌(如灵芝、牛肝菌、鸡枞菌等)。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许多还蕴藏着珍贵的药用价值,潜力无限!
“分类小窍门”。根据生殖器官和产孢方式的不同,大型真菌主要分“担子菌”和“子囊菌”。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大型真菌有的是与植物互帮互助的“共生菌”,有的是分解枯枝落叶的“清洁工”——“腐生菌”,还有的是从活体中汲取养分的“寄生菌”。
重要警示:毒蘑菇,千万别碰!
针对民间流传的危险误区,朱安红老师严肃纠正:“颜色越艳越有毒”?错!纯白的白毒伞(致命鹅膏)剧毒无比,而鲜艳的橙盖鹅膏却可食用。“充分加热或盐水泡煮能去毒”?大错特错! 很多毒素极其稳定,高温也难破坏!朱安红老师展示了常见毒蘑菇图谱,并反复强调这条保命铁律:“不采、不吃任何无法确认的野生菌!”
守护地球“生命方舟”,你我同行!
朱安红老师深情讲述了热带雨林的无可替代:全球热带雨林仅占森林总面积44%,却孕育着地球上最丰富的生命!作为雨林的“分解者”“共生伙伴”和“生态健康晴雨表”,大型真菌对维持雨林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他动情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雨林修复项目,一起守护这片珍贵的“生命方舟”,为地球留住更多生机!
课堂气氛热烈,科学种子萌芽
讲解过程中,朱安红老师巧妙穿插了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发言,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生态保护的深刻唤醒,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将持续深耕生态科普沃土。通过科学家与青少年的面对面交流,点燃更多年轻心灵对热带农业科学的热情,播撒绿色希望的种子,培育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