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武昌区“科普润万家”活动
      活动时间: 2025-07-08 14:30-2025-07-08 15:30
      主办单位: 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
      活动方式: 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何家垅社区居委会
      未开始
      活动内容

      活动概况:为进一步提升科普进社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激发辖区居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我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进社区,用科学提质百姓生活,让科普滋润千家万户,《科普“润”万家》活动开始啦!

      活动时间:2025年07月08日(星期二),下午14:30-15:30。

      活动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何家垅社区。

      课程名称:《不要吃我,不要碰我》。

      课程内容:

      "能吃 / 有毒" 的菌类密码,揭开蘑菇家族的 "伪装者联盟"—— 让我们用科学放大镜,寻找身边的 "盘中魔法师"!

      【菌类家族户口簿】:

      ▶ 美味特攻队:圆滚滚的双孢菇是 "超市常胜将军",伞柄刻着  "可食用身份证";香菇的褐色小伞帽藏着  "鲜味魔法",菌褶里住着维生素 D 精灵。

      ▶ 危险警报组:毒蝇鹅膏的红白斑点是 "剧毒警告旗", 千万别碰会 "跳舞" 的裸盖菇!认识 "死亡天使" 白毒伞的纯洁伪装,学会 "三不原则":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菌。

      【魔法手册】:用四格漫画对比 "可食菌 VS 毒蘑菇": 伞柄基部(有无菌托)、分泌物(颜色变化)、生长环境(草地 VS 阴暗腐木)。制作 "菌类身份证" 卡片,记录菌盖形状 / 菌褶颜色 / 生长周期。

      【厨房里的科学课】:观察 "鲜味释放实验",用蘑菇印画制作 "孢子指纹图鉴"。完成 "安全小侦探" 任务:标出 5 种可食用菌,绘制家庭菌类安全地图。

      ▶ 科普核心:

      ✓侦探隐喻构建探索情境

      ✓可视化学习:四格对比漫画 孢子印画 身份证卡片

      ✓安全知识:三不原则 辨菌指南

      ✓趣味实验:鲜味水煮 / 孢子拓印

      ✓分类思维:从形态→环境→用途的多维对比

      ✨延伸知识:

      ・真菌智慧:菌丝网络是 "地下互联网",传递养分比 5G 快 100 倍 !

      ・仿生学应用:蜂巢菇结构启发建筑设计,菌丝包装替代泡沫塑料

      ・趣味冷知识:世界最大菌是蜜环菌,覆盖 9.6 平方公里

      ▶ 安全教育:

      ✓强调 "安全" 原则,规避野外采菌风险

      ✓"菌类安全誓言":"不做野外小勇士,只当厨房小侦探!

      共读提示:"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菌类图鉴,把科学安全带回家!"

      活动形式:通过课程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科普知识。

      活动时长:45-60分钟。

      课程讲师:熊紫薇

      -青少年自然教育导师 中医药植物学研究生。

      -8年自然教育经历,7年自然夏令营执行经验。

      -多次带领团队自然探索,与上千组亲子家庭走进自然。

      -多次带队参加科学考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自然科普课程课,由自然老师提供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引导方式,使孩子们在自然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奇妙、生命的多彩,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充分挖掘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增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助力科创强区建设!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