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竹探索,趣发现
      活动时间: 2025-05-24 09:10-2025-05-24 11:50
      主办单位: 郑州市森林资源事务中心(郑州绿博园) 郑州绿博实业有限公司
      活动方式: 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刘集街道绿博园
      已结束
      活动内容

      竹影摇曳,翠叶低语,夏日正是探秘竹林的好时节。今天,柚子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进绿博园“幸福小路”竹林秘境,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自然探索之旅。

      环节一:破冰游戏

      破冰游戏中的友谊萌芽:活动伊始,柚子老师引导孩子们以自然命名开启破冰之旅。在"高山流水"的趣味游戏中,孩子们用小手托着U型管槽,紧张地运送滚动的小球,欢声笑语在竹林间回荡。这不仅是一场手眼协调的挑战,更是一场团体配合游戏。几番尝试下来,羞涩的微笑化作开怀大笑,自然教育的第一课,悄然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环节二:竹林探秘

      感官觉醒下的生态认知:竹子是草还是树?生长周期是多少?竹子会开花吗?有公母之分吗?跟随柚子老师踏入竹林深处,孩子们的五感被彻底唤醒。他们在竹林间穿梭,探寻竹子从破土而出到枝繁叶茂的生命周期奥秘。“知道吗?竹子的‘秘密武器’可藏在地下呢!”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穿梭在竹林间,开启了一场探寻竹鞭、竹笋、幼竹的“寻宝”游戏。“竹鞭深埋地下,是竹子的‘生命线’;竹笋破土而出,是春天的‘信使’;幼竹挺拔向上,是成长的‘象征’。”他们或蹲或跪,仔细观察,脸上洋溢着发现自然的惊喜。

      环节三:汉字竹韵

      自然探索中的汉字文化:转入文化课堂,柚子老师从甲骨文中的“竹”字讲起,展示了这个象形文字的演变历程,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最早的'竹'字像两片下垂的竹叶。孩子们捡拾掉落的竹叶,利用植物去拼写“竹”字的“前世今生”。同时,孩子们争相列举了自己知道的竹字头汉字,在一问一答中深化了对汉字系统的理解。这种跨越三千年的文字智慧,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

      环节四:DIY竹节风铃

      循环利用下的艺术重生:当课堂移步教室内,竹节在孩子们手中化身为无限可能的素材。戴上小手套,用砂纸精心打磨竹节,将铃铛串连到中间,系好绳结,再把手工打磨的小竹节点缀在下摆,一个自然原始的风铃就诞生啦!竹节风铃在小手摇晃中,在铃铛的碰撞间,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为本次课堂增添了一份自然的韵律。

      环节五:竹简成书

      手动编织串联的千年书简:竹简,这一古老的书写形式,曾是古代文明的载体。如今,我们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不仅传承了传统,更赋予了现代意义。将竹条整齐叠放,用特制的绳子依次穿过孔洞,上下交错穿完所有竹片,形成“∞”字缠绕。穿绳、打结、编排竹片等步骤,既培养了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又提高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怀揣着亲手打造的竹子手工作品,满载着对竹文化的深刻领悟,开心地踏上归途。这场关于竹子的有趣旅程,不仅为孩子们积累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他们心田种下了坚韧与智慧的种子。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