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聚焦前沿研究、赋能科技创新——江苏省物理学会举办前沿物理科普活动
      活动时间: 2025-05-27 12:00-2025-05-27 14:00
      主办单位: 江苏省物理学会
      活动方式: 线上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市鼓楼区金银戒南京大学唐仲英楼B501
      已结束
      活动内容

      在2025年江苏省“全国科技活动周”及“全国科技工作日”的号召引领下,一场聚焦低维纳米材料前沿研究的专题论坛,于2025年5月27日中午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唐仲英楼B501举行。此次活动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承办,并特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鲍丽宏作题为“低维异质结构的精准构筑及其器件特性研究”的专题报告,同时论坛开通了在线蔻享学术平台网络直播,吸引了省内外近5900名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线上线下参与。

      鲍丽宏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 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南卡罗拉纳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 年,他通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海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入职该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还曾在美国布朗大学、普渡大学开展高访研究。其研究聚焦于低维纳米体系的构筑、物性及器件特性,在Nat. Nanotechnol., Nat. Mater., Nat. Synthesis,Nat. Communi., Adv. Mater., Nano Lett.等国际高水平刊物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被他人引用5000余次。


      在报告会上,鲍丽宏老师首先指出低维纳米材料不仅是多种新奇物理现象和科学问题的载体,而且是电子器件实现纳米化和量子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各类低维纳米材料里,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范德华异质结构展现出诸多新奇物理性质。随后重点讲述了近年来团队在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精准构筑,以及其面向未来信息科技应用的新型开关、光电、存储等电子器件方面的进展。具体包括:一是石墨烯晶界/褶皱等缺陷处的输运性质及高质量外延石墨烯中的二维电子气特性;二是磁性二维原子晶体中自旋相关的量子输运特性,如弱反局域化效应、近藤效应、反常霍尔效应等;三是基于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原子级锐利界面构筑超快编程/擦除(20纳秒)的浮栅存储器、高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及高开关比、高光探测率的光探测器。


      报告期间,参会科技工作者与鲍丽宏积极互动,通过提问与心得交流,实现了高层次科学思维的碰撞。这不仅促进了青年科技工作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更为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全新视角与路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青年科技人才在物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力与思维张力,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创新自信与活力,有力推动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江苏省物理学会持续办好江苏省青年物理学家系列论坛,通过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与前沿成果分享,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在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持续深耕。系列论坛活动将为我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了蓬勃的青年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彰显学会担当,贡献智慧力量。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