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六合区气象局携手城西学校“晨曦”气象社团亮相2025年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以“气象装备+实操演练”展示局校融合气象科普教育成果,为公众呈现一场“科技+教育”的生动实践。
目前,我国已建成“天基—地基—空基”立体观测网,这些设备如同“千里眼”“顺风耳”,为防灾减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活动现场,六合区气象局展出风向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种气象观测设备,并设置“操作体验区”,让现场市民零距离触摸这些神秘装备。“晨曦”气象社团的孩子化身“科普小达人”,熟练讲解气象仪器原理与观测方法。“雨量传感器是怎么工作的呀?”“风向标怎么判断风向?”面对观众提问,小讲解员从容应答,并演示设备操作流程。这种“学中用、用中学”的模式,正是六合区气象局与城西学校“局校联动”模式的生动体现。
自2022年“晨曦”气象社团成立以来,六合区气象局与城西学校通过课程共建、资源共融、品牌共创,推动气象科普从“校园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舞台”。社团学生多次在省、市级科普比赛中获奖,学校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未来,六合区气象局将以“科学副校长”“科普基地”为纽带,持续深化局校合作,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为契机,推动气象科普走出校园,向社会延伸,打造“气象+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筑牢防灾减灾防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