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委会承办的“新模式赋能的智慧诊疗”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和企业的7位专家学者,围绕智慧医疗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展开普及与讨论,展示了智慧诊疗在提升医疗质量、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
智慧诊疗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医疗健康革命的重要动力。大会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电子科技大学李永杰教授,清华大学宋森副教授、胡晓林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钱晓华副教授,华为创新业务总监马致远,以及杭州脑海科技首席执行官贾熙泽等7位嘉宾,共同探讨脑器交互、情绪疾病诊治、帕金森病智能评估、视听语音分离、类脑智能辅助诊断、数字化智慧医疗、脑疾病智能分析等智慧医疗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创新应用。
尧德中教授以“脑器交互与神经调控”为主题,介绍了脑器交互(BAC)的基本概念与开环神经调控、闭环脑机接口调控和多闭环脑器交互调控的应用场景,探讨了BAC在神经调控中的关键问题。
宋森副教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情绪疾病和养老领域的应用,通过脑电图(EEG)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助力情绪状态预测与疾病诊断,并展望了在老年情绪监测与健康管理的潜力。
钱晓华副教授介绍了基于视频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远程评估系统,通过因果算法和图神经网络,实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量化评估,为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提供了新的突破路径。
胡晓林副教授分享了“脑启发的视听语音分离模型”在嘈杂环境下提升语音识别系统鲁棒性的进展,展示了仿脑神经网络在语音和视觉辅助语音分离任务上的创新成果。
李永杰教授展示了类脑神经网络在智能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在小样本泛化和可解释性方面的优势,推动智能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深入应用。
马治远老师则介绍了华为在智慧诊疗创新发展中的应用,通过ICT根技术和5G等先进技术支持3D光感知医疗监护、数字化超声和病理应用,为智慧诊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贾熙泽教授分享了脑海科技一键式神经影像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的功能,该平台为脑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神经调控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数据分析支持,推动脑科学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应用。
本次会议展示了新技术、新工具在智慧医疗中的巨大潜力,充分体现了智能诊疗领域的蓬勃发展。与会专家的深入探讨与前沿研究为智慧诊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进一步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