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全部
  • 视频
  • 图文
  • 挂图
  • 音频
  • 电子书
  • 活动
  • 科普号
      科学家与青少年科普专题会议
      活动时间: 2024-11-03 14:00-2024-11-03 15:00
      主办单位: 中国自动化学会
      活动方式: 线下活动
      活动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中铁·青岛中心青岛威斯汀酒店
      已结束
      活动内容

      11月1日下午,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科学家与青少年科普”专题会议在青岛世博城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平担任会议主席并发表致辞和作主题报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樊磊,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孙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希未应邀作主题报告。本次平行会议分为专家报告和学生科普作品汇报两个部分,其中专家报告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袁中果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袁中果主持

      会议上,张军平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人才,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教授认为,每年举办的科学家与青少年科普平行会议不仅拉近了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科学家们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服务。

      随后,张军平教授作“人工智能与诺奖”主题报告。报告围绕人工智能的历史,介绍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两个奖项中相关技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例如从力的角度介绍了伊辛模型到Hopfield网,到玻尔兹曼机,再到深度学习、transformer及大模型的变迁,以及在蛋白质折叠的应用。最后,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樊磊作“人工智能:课程标准、通识课与科普 ”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在信息课件课程标准中,人工智能作为逻辑主线之一,是渗透并贯穿于所有年级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同时,围绕“中小学是否还有必要(以及如何)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面向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科普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不可取代?”等问题,报告梳理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信息课程课标、人工智能通识及人工智能科普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展望人工智能教育对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樊磊作主题报告

      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孙强作“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什么这么火”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各种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l)大模型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新颖的体验,其个性化定制功能更是拉近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共生距离。本报告主要介绍了GenAl大模型的诞生背景、经典模型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若干实际应用案例以及人工智能对青少年科学核心素养提升的赋能前景和现实挑战,探讨了GenAl大模型的监管问题和应对策略。

      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孙强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希未作“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评价的标准化实践”主题报告。本报告首先介绍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和目标,并强调了“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原则,从多维度评价学生能力成长,推动科学教育评价体系。报告详细介绍了依托本标准所做的项目实践工作,这些工作均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测评标准体系的形成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希未作主题报告

      论坛下半场,“青少年优秀科普作品汇报”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卢婧华主持,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第一初级中学、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第17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同学们依次展示并讲解项目研究过程,并得到现场专家的极大肯定和细致点评。据介绍,学生作品来自AI探学营公益教育项目,该项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主办,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卢婧华主持



      论坛尾声,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少远为现场十个优秀项目进行了点评,首先对青少年学生们的作品表示肯定:“小选手们的选题既源于生活又涵盖科学前沿,每个项目研究思路、内容方法、研究路线都表达很清晰。”李少远副校长鼓励学生继续跟踪完成其项目,他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科研训练机会。李少远副校长满怀感激之情,向项目指导教师致以最深切的谢意,衷心感谢其悉心的指导与无私的付出。同时,他对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与赞赏。最后他指出,人工智能研究仍在探索发展阶段,青少年学生应积极探索未知,追求卓越。

      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少远发表点评

      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进一步普及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促进创新型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

       

      现场演示
      新闻报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