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落实中国科协“万场报告话前沿----全国学会专场”活动要求,2024年9月3日,我会组织专家走进互联网企业举办“中医药AI大模型语料库目录构建与应用探索专家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普及部副主任张霄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郑丰杰、中国中医科学院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宇平、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张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吴力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兼体检中心主任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新敏、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男科主任韩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龙大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毛鹏鸣、“雏鹰学者”周静鑫、陈腾飞,以及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中医药AI大模型语料库目录构建与应用”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中医药AI大模型的建设思路、应用场景、科普要点等展开讨论,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建议。专家认为,中医药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健康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中医药科普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新媒体、大数据,探索建设中医药AI大模型是未来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的必然举措。
针对中医药AI科普大模型建设,专家建议:一是要确保用于中医药AI大模型构建知识的正确性,以中医药教材、指南共识、辞典、古籍等内容为标准,结合名老中医经验,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AI大模型;二是明确定位,面对医生、患者、健康人群等不同的用户群体,AI大模型应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结合中医药特色,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普指导民众科学养生治未病的作用;三是严格遵守科普工作的基本原则,鉴于医学科普直接关乎生命健康,中医药科普工作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正确引导大众的健康观念与行为。
下一步,我会将进一步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组织深度的课题研究,与新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中医药科学普及与文化传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