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地理分布,广西 、 贵州、四川。生态习性,幼虫孳生在溪边石穴积水中。 在贵州绥阳县海拔1500 m髙的宽阔水林 山腰泉水坑中采获过此蚊幼虫。中胸盾片具不明显的金黄色正中、 背中纵条。 气门后区有窄白鳞簇。 腹节背板有基带。 雄蚊抱肢基节近中部腹测内缘有一巧根左右长短不同的毛簇。 幼虫呼吸管2a-s 单 枝 或 分 2 枝。
2018-11-23
佐佐伊蚊(Aedes sasai Tanaka, Mizusawa et Saugstad,1975),是蚊科、伊蚊属的一种昆虫。中胸盾片有明显或不明显的棕黄色背中纵条。腹节背板中央有基斑或有几片淡色基鳞,雄蚊抱肢端节长枝宽厚,亚端部分叉,二叉枝大小不等。幼虫呼吸管表面有明显的、大小不等的成排小刺,宛如木锉。
刺管伊蚊是蚊科、伊蚊属的一种昆虫,幼虫孳生于浅潭、蹄印、洼地积水等, 雌蚊吸牛血。小盾片覆盖宽和窄白鳞; 翅鳞褐色, 仅前缘脉基端有一小白斑; 前股和中股前面褐色, 褐色区无杂生的淡色鳞,后跗节 1 -3 有窄基白环。幼虫呼吸管背、 腹或末段有刺区,但无侧齿区。
白盏伊蚊,Aedes alboscutellatus (Theobald,1905),蚊科伊蚊属的一种昆虫。中胸盾片无淡色纵条,小盾片平覆银白长宽鳞: 跗节无白环;幼虫栉齿无大中刺而具侧刺;呼吸管无细剌 。国内分布:云南, 湖北, 广西, 四川, 台湾。国外分布:朝鲜, 日本, 越南, 缅甸, 泰国,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南太平洋岛屿, 澳大利亚。
条足伊蚊是双翅目、蚊科的动物。中胸盾片通常有 3 淡色纵条; 中股和后股前面有淡色纵条; 跗节无白环;腹节背板,致淡色到淡黄色 , 幼虫与中线伊蚊无明显区别。国内分布:云南。国外分布:泰国, 印度,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刺扰伊蚊是属于双翅目,蚊科的一个物种,国外分布:全北界, 东洋界, 太平洋岛屿, 南部非洲, 危地马拉等地。跗节有基白环或基白斑, 前足和中足股节前面褐色而杂生有淡色鳞, 形成麻点。 幼虫头毛 6 -C 通常分 1一2 枝; 栉齿长, 末段形成一大中刺; 呼吸管无刺区, 指数不超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