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被孢霉科中的一属。营养菌丝着生在基质内,气生菌丝体蔓延,一般联结成网状菌落较薄。孢囊梗分枝或不分枝,下部较粗,向上逐渐变细。孢囊梗末端顶生一球形囊,一般无囊轴,囊壁薄易消解。孢囊孢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等。接合孢子由配囊柄处长出的厚层菌丝包被,故名。
2018-11-15
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中的一属。多为人或动物体的表皮寄生菌。菌丝体上产生大型、多隔、棍棒状、无色的分生孢子。无特殊的分生孢子梗。无小型分生孢子。常见种是絮状表皮癣菌,可侵害人的表皮、指甲,但不侵犯毛发,是可引起人的体癣、股癣、足癣和甲癣的主要病原菌。
一种属于梭菌属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呈梭状、能产生丙酮和丁醇等溶剂的厌氧芽孢杆菌。细胞大小0.6~0.9μm×2.4~4.7μm,常含细菌淀粉粒。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卵圆形,次端生。表面菌落圆形、凸起,直径 3~5mm,边缘不规则,色灰白,半透明,表面有光泽。
朊细菌门、α-朊细菌组、红螺菌纲、根瘤菌目、拜叶林克氏菌科中的一属细菌。分布于植物叶面和土壤中,热带地区尤多。细胞杆状,两端圆球形,大小为0.5~1.5 μm × 1.7~4.5 μm,G-,无芽孢,以周生鞭毛运动,也有不运动者。每一细胞有两颗含丹田的极生小体。有的种的细胞可形成孢囊,也有数个细胞合在一个荚膜中的情况。好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化能有机营养型。
真菌门、子囊菌亚门中的一纲。一般腐生于禽、畜粪和土壤、朽木或动植物残体上,有些腐生于兽类的角、蹄、羊毛或鸟类羽毛上。少数寄生在植物、动物或人体上,引起果实腐烂、根腐或人、畜的肤癣。营养菌丝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大量串生或单生的分生孢子。
细菌界、朊细菌门、γ-朊细菌组、发酵杆菌纲、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氏菌科中的一属G-细菌。寄生于人、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有的是病原菌。细胞球状、杆状或多形态,大小为0.3~1.0μm ×1~2μm,单生、成对或排列成短链。细胞的两端易染上色。新分离的有毒菌株通常产生糖质荚膜(例如透明质酸荚膜),移种后的次培养物则丧失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