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头孢霉属中的一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上或在葡萄糖酵母膏琼脂平板上生长缓慢,8d(24℃)后菌落直径仅1.2~1.5cm,颜色先白后黄,菌落反面黄色,色素可扩散至培养基中菌落表面呈网状或不规则的褶沟,菌落润湿与细菌菌落相似。
2018-11-16
短唇鸟巢兰,兰科、鸟巢兰属植物。植株高约38厘米。茎直立,较粗壮,直径约4毫米,上部具乳突状短柔毛,中部以下具6枚鞘,无绿叶;鞘膜质,长可达4厘米,多少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约4厘米,具10余朵花。鸟巢兰属植物。产四川东北部。海拔1800米。
产黄青霉属无性型真菌,一种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目)从梗孢科青霉属的真菌。分布于土壤、空气及腐败的有机材料等基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C。产生青霉素、多种酶类及有机酸,是重要的工业用真菌,也产生真菌毒素。
川滇斑叶兰(学名:Goodyera yunnanensis Schltr.),兰科,斑叶兰属植物。植株高10-23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粗壮,直立,基部有叶。叶片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绿色,无白色斑纹,基部楔形,具柄。花茎粗壮,直立。总状花序具多数、密集偏向一侧的花,下部具3-9枚鞘状苞片。花小,白色或淡绿色,半张开。花期8-10月。产四川西部(松潘)、云南(东川、丽江、德钦及高黎贡山西坡)。生于海拔2600-3900米的林下或灌丛下。
北火烧兰,地生草本,兰科火烧兰属植物。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东。生于海拔约300米的山坡草甸或林下潮湿地上。全属约20种,主要产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及高山地区,北美也有。
袋唇兰,产于中国台湾省。袋唇兰属,植株高20-40厘米,茎黑或暗紫褐色,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正面暗绿色,具光泽,背面色浅,花绿色带红棕色,不甚张开,倒置(唇瓣位于下方)。生于海拔150-400米的林下阴湿处。属中国极危(CR B1ab(ii))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