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规则星系是指外形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核和旋臂,没有盘状对称结构或者看不出有旋转对称性的星系,用字母Irr表示。不规则星系的直径约在0.65万~2.9万光年之间。在全天最亮星系中,不规则星系只占5%。
2018-11-16
太阳质量是用于测量恒星或如星系类大型天体的质量单位。它的大小等于太阳的总质量,大约1.989×1030 千克(一般取2.0×1030 千克)。用单位符号即可表示为M⊙: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
参宿四(Betelgeuse)为参宿第四星,又名猎户座α星(α Orionis),是一颗处于猎户座的红超巨星(猎户座一等星)。它是夜空中除太阳外第十亮的恒星。在冬季夜空中,它与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组成冬季大三角。虽然它是猎户座的α星,但实际在绝大多数时候猎户座β星(参宿七)比它还要亮。它在中国古代天文中属于西方白虎七宿的参宿(西宫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磁星”(Magnetar)是中子星的一种,它们均拥有极强的磁场,透过其产生的衰减,使之能源源不绝地释出高能量电磁辐射,以X射线及伽玛射线为主。磁星的理论于1992年由科学家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汤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在其后几年间,这个假设得到广泛接纳,去解释软伽玛射线复发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规则X射线脉冲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观测天体。
行星环引指围绕行星旋转的物质构成的环状带,是因质量巨大的行星的引力而形成。太阳系中拥有行星环的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2015年1月27日,天文学家公布距离地球420光年的J1407b行星拥有30多个光环,光环总直径达1.2亿公里,是土星环的200多倍。
圭表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20世纪,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了。据说,日晷还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居世界第一。通过进一步研究计算,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