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1956年,塞利的研究更深入,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最后是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精疲力竭)。在适应(或应对)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为“一般适应症候群”(GAS),这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个体可以适应一般生活压力,但叠加性的压力或破坏性的压力,会使健康状态造成严重破坏,从而产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统称为压力后的反应性疾病。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
中介 压力源 叠加压力 叠加性压力 各种压力
2017-12-27
表观水平线是将地球与天空分开的明显线,将所有可见方向分为两类: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和不与地球相交的线。随着无线电和电报的发展,这种重要性减弱,但即使在今天,当在“视觉飞行规则”下飞行时,一种称为“姿态飞行”的技术用于控制飞机,飞行员使用飞机的鼻子与飞机之间的视觉关系地平线控制飞机。对于海平面附近的观察者来说,这种几何水平线(假设一个完美平坦的,无限的地平面)与真实的地平线(假设一个球形地球表面)之间的差异是肉眼不可察觉的(可疑的讨论)一个1000米的山丘,望着海面,真正的地平线将在一个水平线以下)。对于雷达(例如,对于波长为300到3毫米,即1到100 GHz之间的频率),地球的半径可以乘以4/3,以获得在公制公式中给出因子4.12的有效半径,即雷达天线将是超过几何水平15%或超过视觉7%。
地平线 地球 影响 折射 曲率
复示罗经又名分罗经,是指在罗经指示系统中,用于复示主罗经(主示罗经)指示信息的仪表。罗经是船舶航行在大海上的"指南针",它分为陀螺罗经与复示罗经2个部分。通过磁感应探头或光电感应器将罗盘所指示航向的角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到需要航向信息的部位,再变换成机转角信号,带动刻度盘转动,重现船舶航向,这种设备称为罗经复示器又称分罗经。现阶段分罗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字显示方式,这种分罗经主要用于陀螺罗经输出为数字信号时,具有显示准确,精度高的特点。磁罗经结构主要由罗经柜和罗经盆组成,带有磁针的罗经卡安装在盆内。陀螺罗经是由主罗经与分罗经、电源变换器、控制箱和操纵箱等附属设备构成。
导航设备 指南针 数据传输 显示 测定
罗经指示系统中,确定方向并向各分罗经(复示罗经)传输方向信息的主体仪表,就叫做主示罗经。飞机上也装有罗经,航空用的罗经称为航空罗盘。磁罗经结构主要由罗经柜和罗经盆组成,带有磁针的罗经卡安装在盆内。陀螺罗经是由主罗经与分罗经、电源变换器、控制箱和操纵箱等附属设备构成。结构:磁罗经主要由罗经柜和罗经盆两部分组成。按用途可分为标准罗经、操舵罗经、应急罗经、艇用罗经等。现代船舶多在驾驶台顶的露天甲板上装一能将罗经卡读数投射到驾驶室内的标准罗经,可兼作操舵罗经。罗经指示系统中,用于远距复示主罗经指示信息的部分。
地极 年变化 指南针 校正 磁化
进港导航又称进场导航,是把运载体引导到码头、跑道或其他终端期间的导航,又称进场着陆导航。为进一步提高导航接收机完好性性能,满足精密进场导航需求,总参通信训练基地周富相等在研究最小二乘残差的导航接收机自主完好性检测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风险代价函数模型来确定故障检测最佳门限的方法,新的方法从风险代价角度寻求最佳故障检测门限。所谓精密进场,系指借助于仪表着陆系统(ILS)或者精密进场雷达(PAR)接受航向和下滑引导的进场,通过仪表能够引导飞机至60m以下的高度上。而非精密进场是指使用ILS的航向和下滑之一,或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或自动测向仪(ADF)、或塔康(TACAN)或机场监视雷达(ASR)进行的进场,这类进场一般能把飞机引导至大于150m的高度上。
卫星 可用性 复飞 导航系统 接收机
磁坐偏角,是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间的夹角,常以δm表示,并规定以坐标纵线北方向为准,磁子午线位于以东时称东偏、其角值为正,位于以西时称西偏、其角值为负。
北极 地形图 地球 地磁 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