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disability)指心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某种偏离或阻滞状态。常发生于包括脑在内的身体各种器官的组织及其机能、生育环境、人际关系等发生缺陷或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展障碍的表现形式有精神发展迟滞、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残疾、病弱、虚弱、情绪障碍、言语障碍等。
人际关系 分类 发展 听觉 器官
2017-12-27
性别守恒的基础是性别同一性的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理解能力的增强有关。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获得性别守恒的观念是获得性别角色行为关键。其获得意味着性别同一性的获得,随之才有自我的社会化过程和性别角色的认同与理解。
发展 同一性 增强 守恒 理解
具体思维依赖于具体内容,比如直观动作思维,它们面临的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因为三岁前的幼儿只在动作中思考,动作停止,思维也就停止了。我国心理学家朱贤早就提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思维主要形式过度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②词语概念的发展③推理能力的发展(间接推理能力):·演绎推理:直接感知事物→言语表述事物→抽象问题·归纳推理:能完成简单的归纳推理,随年龄增长·类比推理:中年级到高年级期间发展快速2。
停止 发展 小学 幼儿 归纳
本书是作者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书中记录了婴儿的动作、表情的发展,观念的发展等情况。如书中记录道,婴儿出生后第7天明显出现打哈欠等反射动作。本书是最早的儿童发展观察报告之一,在儿童心理发展史上占一定地位。达尔文根据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长期观察,写成了《一个婴儿的传略》。Preyer)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一个标志。
发展史 婴儿 心理 打哈欠 普莱尔
1999)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和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994)通过对汉语婴儿进行纵向追踪和横向补充研究后认为,前言语阶段婴儿的发音练习大致经过单音发音阶段(0~4个月)、音节发音阶段(4~10个月)、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个阶段。由此可见,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可归纳为:从最初的哭声中逐步分化语音,并沿着单音节音——双音节音——多音节音——有意义语音的顺序发生发展。由于人类婴儿发音器官的生理发展具有共同规律,因此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也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大量研究表明,婴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的这一年里,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势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发展 发音阶段 婴儿 萌芽阶段 言语交流
儿童最初摆弄物体时只是一种延迟模仿,只有过一段时间,儿童顿悟或条件具备时,才出现模仿性游戏,进而发展到能反映客体的功能及社会用途,也可能使客体的外形、位置及其性质等发生变化。随儿童年龄增长,其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儿童满足于玩弄客体的动作本身,到对客体本身发生兴趣,关心客体本身特征。
力量 区分 反映 好奇心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