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年底,又有美国两项独立实验再次发力:量子模拟器受控量子比特数量已达到50多个,可用于研究经典计算机所无法进行的交互任务,模拟出目前真实物理设备达不到的物理条件。50量子比特被认为是量子计算中的一个里程碑,也就是业界部分观点认为的,由此将进入到“量子霸权”时代,届时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超过经典计算机,实现相对于后者的“霸权”。不过,超过50个量子比特,并不代表量子计算机就能做所有具备意义的、经典计算机无法进行的运算,目前最乐观的估计是,量子计算机如果想以比经典计算机快得多的速度来解决实际问题,至少需要100个到200个量子比特。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今年7月打破了量子隐形传态的记录:潘建伟团队从地球将一个光子的量子状态传输给了1400千米高空一颗轨道卫星上的另一个光子。
信息论 光子 全球化 卫星 相互作用
2017-12-2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负责人彭思义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情况。今年行业产值预计超2500亿元5年来,我国已形成北斗完整产业链,北斗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彭思义介绍,交通运输行业在道路运输领域对危险品车、大客车、班线客车都安装了北斗终端, 48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相比2012年, 2016年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北斗对安全监管、安全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冉承其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导航授时 应用
科技的魅力,存在于求证假设模型的执着中,显现在通过各种工具“看”到未知世界的惊讶中,还在于用已知条件创造未知的乐趣中。分子机器人的成就,显然属于最后一种情况——科学家把基本规律当成魔法棒,念动咒语,分子们就乖乖听话了。9月,《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制造的世界首个分子机器人。如此微小的分子机器人,却能根据“指令”操控单个分子,用机器手臂搭建分子产品,过程与搭建乐高机器人的过程极其相似,只是换成了原子。由于非常微小,分子机器人具有很多优势,能降低材料需求、加速药物研发、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及推进产品微型化等。
乐高 分子机器人 咒语 微型化 指令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统开通5年来,形成了北斗完整产业链,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正在催生。”据冉承其介绍,目前我国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冉承其透露,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北斗正成为标配。据悉, 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突破2118亿元,其中北斗贡献率超过70%。
冉承其 北斗系统 卫星导航 国内销售 城市建设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研制出的新型铝—石墨烯电池,这种电池不仅能够克服温度、等问题,高效的充电性能,可以实现“充电5秒通话两小时”。每天充电10次也可使用70年新型铝—石墨烯电池正极是石墨烯薄膜,负极是金属铝,只要把两片“薄膜”串联在一起,就能点亮一组LED灯。按照研发团队的说法,新型铝—石墨烯电池,是为取代现行锂电池而出现。作为智能手机应用最多的电池,锂电池有诸多难以解决的缺点,除了在低温、高温条件下效能不稳定外,锂电池寿命有限,常常在使用一两年后,续航能力大打折扣。最高可实现1.1秒充满电201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课题组发表论文,提出采用高温裂解石墨泡沫来制作电池正极,可研发高效能铝离子电池。
充电 团队 实验室 手机 智能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27日透露,北斗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建成高精度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推出全球首个支持北斗的加速辅助定位系统,服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突破1亿,日服务达2亿次。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上,北斗正成为标配。目前,北京有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安装北斗,实现北斗定位全覆盖。冉承其说,我国将于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基于北斗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冉承其 出租车 北斗 国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