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中国实施的月球探测工作。它推动了多学科的发展,对于预测空间天气、保护地球的通信和导航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25 15:05:42
收藏千帆极轨01组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推进低轨卫星星座计划,我国将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助力实现万物互联,开启未来通信新篇章。
2024-11-25 07:26:07
收藏东营黄河口湿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年轻、最典型、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达4567平方公里,湿地率高达41.58%,涵盖了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类14型湿地。
2024-11-23 07:15:10
收藏西黑冠长臂猿,其种群数量极为有限,为了保护西黑冠长臂猿,2005年,云南省提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理念,2010年出台并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
2024-11-22 18:46:15
收藏六盘山中的“生命之桥”,不仅是一座连接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桥梁,更是一座连接人与自然心灵的纽带。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保护自然、尊重生命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2024-11-22 18:43:58
收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不仅是自然界的绿色瑰宝,更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部分。这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的翠绿屏障,成为了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蓝碳明星”。
2024-11-22 18:41:50
收藏自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以来,这些区域便成为了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2024-11-22 18:27:49
收藏乌梁素海不仅承载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更是众多鸟类的天堂与迁徙的中转站。2024年珍稀鸟类大红鹳首次现身乌梁素海。
2024-11-22 18:25:51
收藏在广西北海涠洲岛附近的海域,布氏鲸的栖息情况成为了衡量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2023年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数量已接近60头,这一数字的增长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
2024-11-22 18:23:46
收藏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它在现代能源输送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制造强国的一张“金色名片”。
2024-11-22 10:00:49
收藏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设备。
2024-11-22 09:29:2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