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插翅难飞
【释义】: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安有巢中鷇(kòu),插翅飞天陲。”其中,“鷇”字意指尚未离巢,需要母鸟喂食的雏鸟。这里的“插翅飞天陲”,形象地描绘了雏鸟虽然有翅膀,但是还没有长大,翅膀没有力气,依然难以逃离巢穴的情景。这一比喻,巧妙地传达了“插翅难飞”的核心含义。
【拓展】:“插翅难飞”这一成语,常常与“插翅难逃”“束手无策”等近义词相提并论,强调在困境中,无论采取何种行动,都难以扭转困局。比如:作业太多令人无暇应对、任务复杂阻碍代码编写进程、陌生环境中迷失方向难觅归途……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轻而易举”“易如反掌”等反义词,形容事情处理起来毫不费力。
【成语中的动物】:说到“插翅难飞”,大家总会想到鸡。你见过农民养的鸡吗?它们虽然长着翅膀,但大多数时候只能在院子里扑棱着跳几下,根本飞不高。要是把它们关进栅栏中,就算给它们插上更大的翅膀,也照样飞不出围栏。这个成语形象地说明了,即便鸡拥有翅膀,也难以逃离困境,比喻人陷于绝境,无论怎样努力挣扎,都是困难重重,难逃厄运。
小档案
名称:鸡
英文名:Chicken
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身长:约30~45厘米(因品种差异巨大)
体重:0.5千-5千克 (小到观赏鸡,大到大型肉鸡)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原鸡属
传奇指数:★★★☆☆
所在坐标:全球人类后院、农场,甚至城市角落;祖先源自亚洲丛林。
魅力靓照:
威武雄壮的大公鸡(图片来源:包图网)
慈爱的母鸡带小鸡(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鸡家族的“时装秀”令人眼花缭乱!羽毛颜色从纯白、乌黑、亮金、火红到斑斓花点,应有尽有。头顶有肉质“鸡冠”,下巴挂着肉垂“耳坠”,是它们醒目的名片。公鸡通常更华丽,拥有长而弯的尾羽和闪亮的颈羽,昂首挺胸,神气十足;母鸡则相对朴素,体型也小些,但眼神同样机警。
生活习性:鸡拥有极佳的视力,能看清远处的小虫,视野接近360度,时刻警惕天敌,还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鸡是杂食界的“清道夫”兼“天然除草机”!它们用强健的爪子不停刨地,寻找美味的种子、虫子、嫩草、浆果,甚至小蜥蜴或老鼠也难逃其喙。家养鸡也爱吃人类提供的谷物、蔬菜等。鸡的“词汇库”极其丰富!母鸡能用不同的叫声呼唤小鸡、宣告下蛋、发现食物或发出警报;公鸡的“喔喔喔”不仅是闹钟,更是宣示领地和吸引异性的战歌。它们喜欢群居,有着复杂的“啄序”等级制度,谁啄谁决定了地位高低。白天活跃觅食,夜晚则飞上低矮树枝栖息或进入鸡舍睡觉。
成长繁衍:母鸡是尽职的“生育机器”和“暖宝宝专家”。通常不需公鸡也能下蛋(只是未受精),但繁衍后代需要公鸡。受精蛋在母鸡温暖的身体下(抱窝孵化)约21天,就能孵出毛茸茸的小鸡崽。小鸡一出壳就能跑跳觅食,由母鸡精心呵护数周。一只高产母鸡一年可产下200~300枚甚至更多的蛋!人工饲养下寿命可达5~10年或更长。
分布范围:约8000年前,鸡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之一,其足迹已遍布全球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从热带雨林边缘的原鸡祖先,到现在适应了各种气候环境的数百个家养品种,它们堪称最成功的驯化鸟类。
奇闻轶事:后院霸主竟是恐龙后裔,真的假的?真的!
这真是很酷的事实!现代鸟类(包括鸡)是恐龙家族中兽脚亚目的直系后代。鸡的骨骼结构、羽毛基因,甚至脚爪的鳞片,都在诉说着它们与亿万年前巨兽的血缘关系。说鸡是“活恐龙”,一点不为过!
虽然被人类驯化饲养,但鸡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丛林祖先的机警与适应力。它们为人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肉和蛋,是农业和饮食文化的基石。然而,现代集约化养殖也引发了关于动物福利的广泛讨论。保护传统品种的多样性,让鸡在更自然、健康的环境中生活,是人类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