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国防科普润童心 兵工筑梦育未来--西安工业大学“兵器小镇”科普实践队赴乡村开展国防科普教育活动
来源:“兵器小镇”科普中心上传时间:2025-07-2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国防科普润童心 兵工筑梦育未来--西安工业大学“兵器小镇”科普实践队赴乡村开展国防科普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国防意识、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人才,7月8日至17日,西安工业大学“光电砺刃耀童心,兵工启智绘未来”大学生科普实践队前往陕西兴平、渭南、三原等地,开展国防兵工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国防宣讲 启迪未来

7月9日,“光电砺刃耀童心,兵工启智绘未来”大学生科普宣讲团来到了兴平市希望小学。首先,实践队为孩子们捐赠了生活用品及国防科普读物等物资,随后,实践队队员以“时光穿越”为主题,生动讲述国防科技的跨越式进步。宣讲中,队员们为孩子们放映国防教育宣传片并展示歼-20战斗机模型,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对国防知识的强烈兴趣,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领悟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图为实践队在兴平市希望小学为孩子们捐赠物资及讲解国防知识 张鲲沄供图

科技童行 兵工筑梦
7月10日,小学生们走进西安工业大学,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国防科普活动。队员们以"小熊警官的防弹衣"为切入点,为孩子们生动讲解了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及制作方法,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在"小小科学家"互动环节,孩子们热情展示己设计的武器创意图,实践队员则通过实物模型,系统介绍了步枪、坦克等现代武器装备知识。活动中,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成功用玉米淀粉和水制作出非牛顿流体,亲身体验了科学的神奇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西安工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孩子们讲解非牛顿流体的及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张鲲沄供图

校地共建 科普育人

7月11日,实践队来到渭南市博物馆,开展参观学习及国防科普教育活动。实践队指导教师刘强珺、郭帅代表西安工业大学与渭南市博物馆负责人进行授牌仪式,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此次授牌为双方未来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普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以“渭南三圣”典故和华山奇观为切入点,通过“时空穿越”这一趣味情景设计,成功激发了在场青少年对古代时间记录方式的好奇心;随后,开展了“时间感知测验”互动游戏。在科普环节,实践队结合视频讲解与实物展示,详细阐释了水钟、圭表等古代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并系统讲解了日晷的制作流程,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日晷的制作。活动中,实践队员展示了99A主战坦克的精密模型,深入讲解了其机械结构和作战原理,使孩子们对现代武器装备的科技水平有了直观的认识。最后,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共同参观了渭南市博物馆,进行了深入的现场教学。

图为在渭南市博物馆举行授牌仪式及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讲解计时知识 张鲲沄供图

活动结束之后,实践队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国防科普活动非常有意义,受益匪浅。

童心探科 知行相长

7月12日至7月16日,实践队前往三原县东周儿童村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实践队抵达后与儿童村负责人座谈,并参观了儿童村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后续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在为期五日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向孩子们讲解了测高及急救知识、开展莫比乌斯手环和伯努利原理实验,并介绍了古代计时知识。实践环节,通过测高及急救知识操作演练提升孩子应变能力;通过制作莫比乌斯环手环和“纸片飞行”实验,让科学知识更具体,使孩子体会数学魅力。此外,实践队员为孩子们介绍了日晷、漏刻等计时技术,帮助孩子掌握时间计量方法、增强时间管理意识。此次实践,队员们针对去年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科普效果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在三原县儿童村为孩子们讲授知识和游戏互动及合影留念 张鲲沄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是依托西安工业大学“兵器小镇”国家级科普中心开展的连续第四年国防科普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采用“科技下乡”的实践形式,开展科普宣讲、现场实践、互动交流、调研访谈、物资捐赠等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推动科普助推乡村振兴。此外,实践队员在拓展自身知识领域的同时,向青少年普及国防科技知识,传播爱国精神,激发他们对科技与国防的兴趣,树立了青少年“科技强国”的理念,增强民族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繁荣与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刘强珺 郭帅 秋伟妮 杨悦欣 王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