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体检及时发现肠道“定时炸弹”,ESD微创技术成功切除结直肠早癌
来源:湖南医聊上传时间:2025-07-05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近日,66岁的雷爷爷(化名)在外院体检肠镜检查中发现,其直乙交界处存在一枚巨大息肉,表面凹凸不平、发红。长沙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对雷先生进行个性化综合评估后,高度怀疑息肉存在癌变可能,建议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贺利恒主任医师成功为其实施ESD手术,完整切除了病灶。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局灶腺上皮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基底切缘阴性(切缘未见病变累及)。雷爷爷的案例凸显了结直肠早癌的隐匿性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一、认识结直肠早癌:隐匿的“定时炸弹”

1.什么是结直肠早癌?

结直肠早癌是指肿瘤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尚未侵入深层肌层,也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早期阶段。许多结直肠癌由肠道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雷先生所患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属于结直肠早癌范畴。

2.哪些人是高风险人群?

40岁及以上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尤其是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者。

曾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结直肠癌或炎症性肠病者。

生活习惯相关风险因素:长期高脂、高蛋白(尤其红肉和加工肉类)、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吸烟、酗酒。

3.如何发现结直肠早癌?——筛查是关键

结肠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发现息肉并即时切除或取活检。

其他筛查方法(主要用于初筛或无法耐受肠镜者):粪便潜血试验、粪便DNA检测、CT结肠成像等。若这些方法发现异常,仍需通过普通结肠镜进行确诊或治疗。

二、ESD技术:微创精准切除早癌

对于较大的息肉或疑似早期癌变的病变,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可能存在切除不彻底的风险。我院开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1.微创精准:在内镜下于黏膜下层精细剥离病变组织,无需开腹手术,腹部无切口,患者术后恢复快,通常3-5天即可出院。

2.完整切除: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厘米的巨大息肉或早期癌灶,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

3.保留器官功能:避免传统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肠道可能带来的消化功能影响,特别适合老年患者及重视生活质量的人群。

4.结直肠早癌可防可控可治愈!关键在于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和根治结直肠早癌最有效的手段。长沙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致力于为您的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县人民医院 李志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