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
提到了石蕊试纸
这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在一场意外中发现的“神奇现象”
为什么紫罗兰遇酸会变红?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
一连串的问题
一系列的实验
他用问题点燃科学的火花
一起来看波义耳还发现了什么
确立化学为科学
在波义耳的众多著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661年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他在这本书中提出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必须使化学摆脱从属于炼金术或医药学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专为探索自然界本质的独立科学。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控制。波义耳称“化学绝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追求真理的化学。”
波义耳
关于研究化学的目的问题,波义耳提出了与以前的炼金术师、医药学家和化工生产者有本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研究化学的目的不是醉心于炼金术和医药,而是在于认识物质的本性。为此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所观察到的事实,使化学从炼金术和医药学中解放出来。
波义耳的自然观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是具有自然特性的一门需要积极发展的科学。由于研究化学有了明确的研究目的、范畴和方向,使化学研究彻底地从炼金术、医药学、化工生产中解放出来,大大地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恩格斯说:“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化学史家把波义耳撰写的《怀疑的化学家》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因此,1661年被认为是近代化学诞生的元年。
石蕊试纸
“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是几乎每一个理科生都熟记于心的化学顺口溜,指的是石蕊试纸的特性。石蕊试纸能够用于检测酸碱性,蓝色的石蕊试纸遇到酸性物质就会变成红色,红色的石蕊试纸遇到碱性物质则会变成蓝色。
但是你是否有过疑问:它为什么叫做石蕊试纸?为什么会变色?
其实石蕊在生物学层面是一类石蕊科地衣的名称,石蕊是一种化学物质,是从地衣中提取的不同染料的水溶性混合物,因最初从石蕊科地衣中提取到而命名为“石蕊”,英文中叫做“Litmus”。
以石蕊试纸为雏形改进的pH试纸
在17世纪的某年夏天,波义耳的实验室里还放着几朵随身携带的紫罗兰。意外发生了,因操作不当,一滴浓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但是波义耳发现,这朵花奇迹般地由紫色变成了红色,这个奇怪的现象勾起了他的探索欲,于是进行了一系列花草与酸碱相互作用的实验。
由此波义耳发现,大部分的花草遇到酸碱都会变色。其中又属从某种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溶液变色最为明显,且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波义耳利用这种特性,用石蕊提取液浸湿纸张,烤干之后就制成了石蕊试纸。
也是在这一类实验中,波义耳发现五倍子水浸液和铁盐在一起,会生成一种不生沉淀的黑色溶液。这种黑色溶液久不变色,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制取黑墨水的方法,这种墨水几乎用了一个世纪。
波义耳定律
波义耳在科学研究上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成就突出的主要是化学。
和当时的许多科学家一样,波义耳首先研究的对象是空气。通过对空气物理性质的研究,特别是真空实验,他认识到真空所产生的吸力乃是空气的压力。他做了一系列实验来考察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并推导出空气的压力和它所占体积之间的数学关系。
空气泵实验
借助空气泵实验,波义耳提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波义耳定律。当他向堵住的空气施加双倍的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会减半;施加3倍的压力时,体积就会变成原来的1/3。波义耳据此实验结果在1662年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成反比关系。”这是第一个描述气体运动的定律,为气体的量化研究和化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除了上述的成果,波义耳还为化学元素提出了科学的定义,发展了古代的微粒说,在制取磷元素和研究磷、磷化物方面也取得了成果……其一生出版了许多化学方面的书籍,每一本都对化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正如他说过的一句箴言:“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