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又到了蚊虫活跃的日子
花露水、蚊香/电蚊香、电蚊拍、驱蚊贴……
各类驱蚊产品纷纷上阵
开启了一场夏日驱蚊大作战
在众多选择之中,不少人选择蚊香作为对抗蚊虫的“武器”。然而,这个看似普通的驱蚊“老伙计”,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盘香、电蚊香真的会让人中毒?
盘香和电蚊香等产品的有效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通过干扰蚊虫神经系统灭蚊。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神经毒素,拟除虫菊酯因其高效、低毒、价廉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杀虫剂中。虽然这类成分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通常被归类为“微毒”或“低毒”,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无害。
盘香:
这种常见的驱蚊工具是通过燃烧产生的烟雾来驱赶乃至杀死蚊虫,但燃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盘香燃烧时会产生细颗粒物、多环芳烃、甲醛等有害物质,长期在密闭空间中使用,可能刺激呼吸道,诱发咳嗽、咽喉不适,甚至加重哮喘患者症状。如果蚊香与人体距离过近或整夜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成分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轻微中毒反应,孕妇、婴幼儿等敏感人群尤为明显。
此外,盘香燃烧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当人体吸入过多时,会影响血液中的氧气输送和二氧化碳排出,从而造成缺氧及二氧化碳积聚,可能会诱发中毒现象。
电蚊香:
相较于传统盘香,电蚊香避免了直接燃烧过程,但仍存在安全隐患。
若电蚊香器功率过高或电蚊香液快耗尽时未能及时更换,可能导致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分解,产生更复杂的有毒物质。另外,瓶身破损或倒置使用都可能导致液体泄漏,一旦接触皮肤,可能引发红肿、瘙痒等不适感。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应格外小心,防止儿童接触或误食电蚊香液。少量电蚊香液汽化后扩散到空气中危害不大,但误食后的后果却非常严重,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重则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无论误食量多少,都必须立即就医,并保留相关包装或剩余电蚊香液供医生参考。
那还能用吗?
当然也不是说盘香、电蚊香就不能用了,关键在于正确的使用方法。
选对产品:购买蚊香类产品时不要被“天然”“无味”等标签迷惑,天然和无味不代表它们完全没有毒性,建议优先选择成分明确且经过认证的正规品牌。
保持良好通风,拒绝密闭:不论使用盘香还是电蚊香,都应保持通风,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中使用;同时也要远离易燃物品及儿童可触及范围,最好在入睡时关闭电源。如果房间面积较小,使用时间要缩短。
避免混用多种驱蚊产品:有人为增强驱蚊效果,同时点燃盘香并使用电蚊香,甚至额外喷洒驱蚊喷雾。这些产品叠加释放的化学物质,会显著增加中毒概率。
特殊人群需谨慎:如果家中有婴幼儿、老人、孕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更推荐使用物理防蚊措施。若必须用蚊香,则要减少使用时间,并尽量放在通风的地方。
蚊香中毒的根源,往往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错误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驱蚊产品,不仅能让我们享受夏日清凉,还能有效保护家人免受蚊虫骚扰,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