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艳红段跃初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实用的健康知识——玻力维。这药很多人可能都不陌生,尤其是家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说不定药盒就在抽屉里放着呢。它的学名叫做氯吡格雷,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明星药”,不少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有冠心病或者脑梗死病史的人,都得长期吃它来保驾护航,降低血管堵塞、再次发病的风险。可您知道吗?这看似救命的药,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其中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可能引发胃出血!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发生在医院的事儿。前阵子,李大爷被家人急急忙忙送到医院,脸色苍白,浑身没劲儿。家属急得直掉眼泪,跟医生说李大爷最近总喊肚子疼,大便还黑得像柏油路,擦屁股的纸上也沾着黑红色血迹。医生赶紧检查,发现李大爷是胃出血。仔细一问才知道,李大爷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一直在吃玻力维。可他听别人说“多吃点药病好得快”,竟然擅自把药量翻倍了。这下可好,没几天就出了大问题。这事儿给大伙提了个醒,药可不能乱吃,尤其是像玻力维这种“双刃剑”式的药物。
玻力维为啥能预防血栓呢?咱们的血液里有一群“小卫士”叫血小板,正常情况下,它们安安静静地随着血液流动,一旦血管受伤了,血小板就会迅速聚集到伤口处,形成一个“小塞子”来止血。但在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身体里,血小板太容易“激动”了,动不动就聚集在一起,在血管里形成血栓,堵住血管,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这些要命的疾病。玻力维就像一位“调解员”,它能抑制血小板的活性,让血小板别那么容易“抱团”,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可问题就出在这“抑制”上。咱们的胃里环境特别复杂,胃酸酸性很强,胃黏膜就像一层柔软的“保护膜”,保护着胃壁不被胃酸侵蚀。但胃黏膜也很“娇气”,它每天都在不断地自我修复和更新。而玻力维在抑制血小板活性的同时,还会影响胃黏膜的修复过程。一方面,它会减少胃黏膜中一些保护因子的合成,就好比拆掉了黏膜修复的“脚手架”;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没有充足的血液,胃黏膜受伤了也没办法及时得到营养和修复。这样一来,胃黏膜就变得脆弱不堪,很容易被胃酸“攻破防线”,出现溃疡、出血。
胃出血出现黑便又是咋回事呢?当胃里的血液随着胃肠蠕动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分解,其中的铁元素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这就使得大便颜色变黑,质地变得黏稠发亮,看着就像铺马路的柏油一样。除了黑便,有的人还会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反酸、恶心,总觉得胃里不舒服。要是出血量大了,人还会头晕、心慌、浑身没劲儿,严重的甚至会晕倒,这时候必须赶紧送医院抢救。
那是不是吃了玻力维就一定会胃出血呢?倒也不是。不过,有几类人得格外注意。比如本身就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的人,胃黏膜本来就“千疮百孔”,吃了玻力维后胃出血的风险就比别人高得多;老年人的胃黏膜功能本来就在慢慢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差,也是胃出血的高危人群;还有同时在吃其他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像阿司匹林、布洛芬这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人,胃受到的“双重打击”,出血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既然玻力维有这样的风险,那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当然不是!对于大多数需要服用玻力维的患者来说,它预防血栓、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的好处,远远大于胃出血的风险。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在开始吃玻力维之前,最好先去医院做个胃镜检查,看看胃黏膜有没有问题。如果本身就有胃病,要先把胃病治好或者控制住。其次,可以同时吃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质子泵抑制剂(像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者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等),它们就像给胃黏膜穿上了一层“盔甲”,减少玻力维对胃的伤害。
平时生活里也得多加注意。饮食上要规律,别饥一顿饱一顿的,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的负担。尽量别喝酒,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也很大。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别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胃黏膜的修复。
定期复查也很重要。吃玻力维期间,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大便潜血,看看有没有出血的迹象。要是发现大便变黑、肚子疼得厉害,千万别拖着,一定要马上联系医生。
其实,每一种药都有它的“脾气”,玻力维虽然可能会带来胃出血的风险,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和医生好好配合,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就能在享受它带来的治疗效果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就拿李大爷来说,经过医生紧急治疗和输血,总算是脱离了危险。出院的时候,医生反复叮嘱他一定要严格按医嘱吃药。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玻力维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