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同济科普讲堂(第七期)丨3D打印为什么是我们未来的星辰大海?
来源:佛山市科技人才协会上传时间:2025-04-21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4月19日(周六)下午,由佛山市科协和禅城区科协指导,佛山市科技人才协会和同济小学主办,佛山市蚕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年佛山市科技志愿服务暨“同济科普讲堂”(第七期)活动,在同济小学综合活动室进行。

活动由季华实验室青年科学家高超峰博士主讲的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普报告,**《带你走进缤纷多彩的3D打印世界》****,**吸引了来自同济、城南、南庄罗格、石湾二小、建设、元甲,惠景中学、三中、四中等中小学校的73名师生和家长,还有38名来自佛山大学、佛山实验高中的志愿者。

科技志愿者合影

01 课堂聚焦

从概念到应用,全面剖析3D打印

高超峰博士从3D打印的“个人档案”切入,生动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学名**“增材制造”及其诞生背景,并通过与传统减材制造、等材制造的对比,深入浅出地阐释了3D打印“逐层累加”的核心原理。结合大量生活案例,高博士揭示了该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免组装复杂结构”“高度定制化”三大优势**。例如,传统战斗机钛合金零件材料利用率不足5%,而3D打印可实现40%以上,极大降低资源浪费;通过SLM(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造的航空发动机轴承座,不仅轻量化,更突破了传统加工的工艺限制。

在应用领域环节,课堂内容亮点频出:

**食品领域:**巧克力、汉堡、蛋糕等创意食品的3D打印,展现科技与美食的跨界融合;

**生物医药:**定制化头盖骨修复、人造脊髓“搭桥”技术,彰显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航空航天:**季华实验室研发的航空燃油热交换器,通过3D打印优化结构,换热效率提升80%,压力损失降低52%;

**建筑与服饰:**从混凝土书屋到个性化运动鞋,3D打印正重塑设计与制造的边界。

高超峰博士主讲《带你走进缤纷多彩的3D打印世界》科普报告

02 科技赋能

在实践中播撒创新希望的种子

活动中,高博士通过动态演示与互动问答,让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直观可感。

学生们踊跃提问:“3D打印能造出会飞的无人机吗?”“未来能不能打印出人体器官?”

高博士都一一解答,并鼓励青少年大胆想象:“科技的未来属于你们,只有想不到,没有打不了!”

同济小学科学教师赵慧馨表示:“这场讲座**不仅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科技,更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例如,3D打印在拓扑优化、免组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兴趣。”

学员提问

03 科普意义

拥抱技术变革,培育未来科技人才

3D打印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引领者”,已深度融入智能制造、医疗创新、太空探索等领域。季华实验室研发的超大尺寸金属3D打印装备、高精度送粉系统等成果,印证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高超峰博士强调:“掌握3D打印技术,不仅是学习一门技能,更是培养‘设计思维’与‘工程思维’的关键。青少年应从小关注科技趋势,成为未来创新的主力军。”

课堂互动

04 展望未来

星辰大海 打印无限可能

课堂尾声,高博士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的3D打印零件为例,展望技术未来:“从医疗植入到星际探索,3D打印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希望同学们保持好奇心,用科学思维探索未知,用创新精神改变世界!”

禅城区经科局退休干部、原科协秘书长邓燕娟老师讲话

禅城区经科局退休干部、原科协秘书长邓燕娟老师谈到“同济科普讲堂”去年以来,持续每月推出不同主题的公益科普活动,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热点领域,越来越受师生、家长的欢迎,甚至辐射到全市中小学、大学。

希望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走上“同济科普讲堂”,传授不同科学领域及实践科技工作中的科普知识,带领同学们拓展科学思维,了解更多产业信息,为同学们的学科选择或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指引。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