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秦始皇苦苦寻找的长生果,“原型”找到了?
来源:树木的朋友上传时间:2025-04-19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蒜头果Malaniaoleifera Chun et S. Lee ex S. Lee是铁青树科、蒜头果属常绿乔木,单属、单种,为中国特有木本油料植物,产于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交界海拔300~1 640 m的岩溶地区,其种仁富含油脂(67.8%)和神经酸(51.4%),是已知的神经酸含量最高的植物[1]。此外,蒜头果树皮、果皮和新鲜枝叶含天然苯甲醛和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合成香料和抗癌药,用途广泛,开发潜力巨大[2]。

蒜头果树、叶和果、蒜头果油及神经酸制品

相传2000多年前,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出海求取长生不老药,结果不得而知,但始皇帝生于公元前259年,崩于公元前210年,享年49岁,从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作为当时蓝星上最有权势的帝王都未能实现长生,慢慢地,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就成了最低级的骗局。即便如此,人类对长寿和永生的热情并没有消减。无论是《德古拉》中吸血鬼式的永生,还是《时间陷阱》中对不老泉的探寻,还是《狂蟒之灾》从血兰中提取特效因子的桥段,对长生的追求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虽然长生的可能性目前看来仍然不大,但长寿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怎样才能高质量的长寿呢?有人加强营养,有人调整心态,有人提倡锻炼,有人倾向养生……不一而足。近现代,随着科学元素的加入,长寿似乎有了具体的路线图,当然,这也可能只是让长生、长寿的万花筒更加绚烂了些。在这包罗万象的方法中,补充神经酸似乎是最具操作性和普惠性的方法。

什么是神经酸?

神经酸(nervonic acid)又名鲨鱼酸(selacholeic acid),是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核心天然成分,化学名:顺-15-二十四碳烯酸,为一种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因其最早从鲨鱼脑、牛脑中分离出来而得名[3]。研究表明:神经酸在治疗脑部疾病、促进大脑发育、改善记忆力、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血糖、皮肤护理和抗疲劳等方面具有药理作用[2],其作为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鲨鱼资源稀少,国际社会禁止大量捕杀,科学家们不断寻求其它获取神经酸的方法。1930年Hale等以酸甲酯为原料合成神经酸;1953年Bounds等以油酸和辛二酸脂为原料合成神经酸,但以上两种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取神经酸产率低、副产物多,不适合大量生产[4]。

神经酸延缓衰老的机制是什么?

神经酸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脑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脑细胞间连接的形成均有明显的作用[5]。医学研究认为其具有恢复神经末稍活性、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6]。神经酸通过降低大脑细胞内的脂褐素,并补充大脑白质,使神经元细胞上生物膜结构得到修复,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发挥正常功能的作用,甚至达到脑部疾病的彻底康复[2]。神经酸在血清中的磷脂水平比例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其不正常的磷脂水平在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中具体反映为酶功能障碍和增强内质网(ER)的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神经酸在血清磷脂中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老年衰老并间接阐释神经酸作用于脑部延缓衰老的可能作用机制[7,8]。此外,另有研究表明,人类长寿基因(CETP)与记忆能力的维持密切相关[9],而神经酸又对改善记忆力有显著效果。因此,基于神经酸开展类似CETP基因作用的生物制药研究,似乎就能形成长寿的逻辑闭环。

长期补充神经酸有危害吗?

能否长期补充神经酸取决于它对人体有没有害,以及它的安全剂量。有句话叫: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为探明食用神经酸的安全性,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毒理学依据,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及 30 天喂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小鼠LD50*(半数致死剂量)*大于 10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Ames(反向突变)试验的致突变率小于2,为阴性;骨髓微核实验中3个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证实神经酸不引起小鼠精子畸形;30 天喂养试验各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神经酸没有产生抑制大鼠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及肝肾毒性[6]。神经酸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5g/kg体重,意味着一个体重50kg的成年人,每天吃半斤(250g)神经酸都是安全的,万一你再胖点儿,还能吃更多,遗憾的是,1g神经酸的价格大约是5元[2],一天就是1250元,除非家里有矿,一般家庭还真遭不住。所以,总体来说,食用神经酸是安全的。

蒜头果当得起长生果的称号吗?

前面说了,由于人体很难合成神经酸,而从鲨鱼等动物脑组织中提取神经酸缺乏可持续性且有悖生命伦理。世界各地致力于寻找新来源,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天然提取。1978~1983年,中国科学院联合10余家单位,历时6年对我国108科、397 属、974 种油脂植物种籽的含油率、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著成《中国油脂植物》,初步认为:我国含有2%以上神经酸的植物仅有15种,其中木本10种、草本5种[10]。神经酸含量超过10%的,仅有蒜头果和盾叶木2种(盾叶木的含油率和神经酸含量分别修正为:2.2%和18.1%[11])。近年的研究发现蒜头果种仁含油率和神经酸含量可达:67.8%和51.4%[1]。因此,从产业开发的角度来看,蒜头果属于独一档、断崖式领先!有趣的是,在植物超长链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芥酸(C22H42O2)的合成在神经酸(C24H46O2)之前,芥酸需要再加一次二碳(C2)单位才到神经酸,因此大部分植物中神经酸的含量与芥酸的含量是正相关的,包括目前作为主要神经酸来源的文冠果和元宝枫(神经酸含量分别为:2.6%和4.6%)。然而,蒜头果中神经酸在与含油率成正相关(r=0.54,p<0.001)的同时,却与芥酸的含量成负相关(r=-0.86,p<0.001)[12],更巧的是,低芥酸含量的油脂又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油脂。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食用菜油中的芥酸含量不能超过5%,人体芥酸摄入的上限是0.5 g/d[13]。这就意味着,蒜头果可选育集高含油率、高神经酸含量和低芥酸含量3个优点于一身的木本粮油新品种,妥妥的三好学生苗子!

由此看来,严格意义上的“长生果”仍未被人类发现,一般意义上的“长寿果”,蒜头果倒也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 Li, H, Wang, R, Tian, Z, et al. Phenotypic Variation andDiversity in Fruit, Leaf, Fatty Acid,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GeoclimaticFactors in Seve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K. Lee.Forests,2022,13(10), 1733.

[2] 周琴芬.蒜头果种仁神经酸制备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 Klenk Z. Physiol Chem,1925,145:244.

[4] 马柏林,梁淑芳,赵德义,等.含神经酸植物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12):2362-2365.

[5] 王建民,金伟娟.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神经酸对改善记忆的影响及在益智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z1):204-207.

[6] 傅颖,王茵,梅松,等.神经酸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5,(12):13-15.

[7] Snigdha S, Astarita G, Piomelli D, et al. Effects of diet andbehavioral enrichment on free fatty acids in the aged canine brain[J].Neuroscience, 2012, 202: 326-333.

[8] Yamazaki Y, Kondo K, Maeba R, et al. The proportion of nervonic acidin serum lipids is associated with serum plasmalogen levels and metabolicsyndrome[J]. Journal of oleo science, 2014, 63(5): 527-537.

[9] Sanders A E, Wang C, Katz M, etal. Association of a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Cholesteryl EsterTransfer Protein (CETP) Gene With Memory Decline and Incidence ofDementia. JAMA. 2010;303(2):150–158.

[10] 王性炎,王姝清.神经酸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油脂,2010,35(03):1-5.

[11] 李洪果,黎云睦,邓振海,等.盾叶木籽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23,48(03):130-134.

[12] Li, H., Wang, R., Tian, Z. etal. Population variation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response toclimatic factors in 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K. Lee[J]. BMCPlant Biology, 2025,25, 73.

[13] 高婷.芥酸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湖南科技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