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起床找不着眼镜、吃火锅镜片起雾、出汗滑镜、眼镜太重压得鼻梁痛……
终于有一天,你走进了医院大喊:医生!我要做近视手术!
抬头一看,唉?医生?为啥子你给我做近视手术,自己却还戴着眼镜嘞?
眼科医生自己都不做近视手术的原因,当然是……
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做近视手术的所有条件啊!(况且,做不做也要看医生自己的意愿,万一有人就是觉得戴眼镜更帅一些嘞。)
1.近视度数不稳定,还在一年年“加码”,一般要求至少两年内度数稳定,每年变化不超过50度,才能手术;
2.角膜厚度不够,不能做角膜激光手术,眼内空间不足,不能植入屈光型人工晶体;
3.严重干眼,使用药物后改善不佳;
4.有眼部疾病,比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都不太适合近视矫正手术;
5.孕妇、哺乳期女性;
6.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疤痕体质。
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一般来说↓↓↓
· 如果是中低度近视,角膜厚度足够,想要快速恢复视力,可以选择SMILE或瓣飞秒;
· 如果对角膜瓣有顾虑,或者职业对眼部安全要求高,SMILE或TranPRK可能更适合;
· 如果角膜偏薄,LASEK或TransPRK是不错的方案。
· 如果你是高度近视或角膜条件不佳,或者年龄>35岁,ICL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插播一条:依据目前国家征兵体检的要求,ICL术后是不能入伍的哦);
· 想更便宜且所在医院可以实施,就可以选择LASIK或LASEK。
特别注意!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手术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术后也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才能保证手术效果。
1
术前准备
①遵医嘱停戴隐形眼镜:
术前,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停戴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停戴至少1周,硬性隐形眼镜(RGP)停戴至少4周,角膜塑形镜(OK镜)停戴至少12周。
②保持良好作息:
术前一晚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③不使用化妆品:
手术当天避免使用眼妆、香水、面霜等化妆品,以免影响手术区域的消毒和无菌环境。
2
手术当天的配合
①保持镇静:
术前做好心理建设,对手术过程有充分了解,来避免术中过度紧张。
②按指示注视固定点:
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注视激光仪器上的一个固定点(通常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保持注视可以让激光精确地作用于眼部的目标位置,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导致的误差。
即使激光过程中有眨眼的冲动,也尽量集中注意力,医生会通过开睑器辅助防止眨眼。
③避免身体移动:
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身体、头部和眼睛的稳定,不要随意移动。
如果感觉不适或想要移动,应先告知医生,避免在医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动作。
3
术后的注意事项与配合
①按时滴药:
术后,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抗炎药滴眼液、人工泪液和促进角膜修复的滴眼液,以防感染和炎症。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使用这些药物,避免漏滴或超量使用。
②避免揉眼睛:
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流泪、异物感等不适,但一定不要揉眼睛,以免影响术后恢复并增加感染风险。
对于有过敏性结膜炎的情况,也一定遵医嘱进行同步治疗。
③保护眼睛:
术后初期,眼睛较为敏感,患者应尽量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眼内,洗脸时要小心不要让脏水进入眼睛,洗发时可以平躺或请他人帮忙。
瓣飞秒术后的患者,术后初期睡觉时可以佩戴防护眼罩,以避免无意识的揉搓。
④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那些容易导致眼部受伤或撞击的活动,如篮球、足球等。遵医嘱复查时间,定期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⑤避免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
术后应避免长时间看电子设备屏幕,休息眼睛,以减少眼部疲劳和干涩感。
4
术后复查
按时复查是确保手术效果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的重要步骤。
医生通常会在术后1天、1周、1月、3月安排复查,患者应按时到院检查,了解视力恢复情况,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症状,如视力下降、眼部红肿或剧烈疼痛等。
首先,18岁是门槛。那么为啥是18岁呢?
因为这时候眼球基本“长成”了,不会再疯狂增度数了。要是还没成年,度数可能还在继续涨,手术完过两年再飙高,不一定有二次手术的机会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18岁不是绝对的,有的人一到18就立刻跑去做手术,也可能被拒之门外。一般度数要连续两年稳定(一年内浮动不超过50度,两年内浮动不超过100度),才适合安排手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只有度数稳定了,才能期待手术的一劳永逸,不然“返厂维护”的问题就会成为困扰了。
50岁的上限也不是绝对的红线,只是说这个年龄以后眼睛可能会出现“老花眼”等“岁月痕迹”。
图片来源:摄图网
50岁以上的朋友,如果眼睛条件ok,没有较早出现白内障等岁月的标签,还可以根据眼部状况和医生建议选择手术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
近视手术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成功率也很高
大多数人在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力改善
正规医院的手术设备和医生的经验
都能大大降低风险
但是,任何手术都有一定风险
所以大家在选择手术前
一定要详细了解、权衡利弊
和医生充分沟通
并遵医嘱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本文作者
本文指导老师
内容制作
编辑:100%甜
制图:张富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