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虹口区科创中心派遣考察团前往杭州,重点调研了宇树科技。“科创虹口”小编有幸作为随团记者出访,一连几天的深度考察,看看小编给大家带回了什么!
从厚积薄发到弯道超车,宇树靠什么突出重围?
“液压驱动”与“电机驱动”的
技术路线之争
早期的混沌时期,大家对于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摸索阶段,基本各厂商都在硬件研发上发力,致力于让机器人“动起来”,即到底是“液压驱动”还是“电机驱动”两条技术路线之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提起全世界类人机器人的代表性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波士顿动力”。彼时的波士顿动力长期深耕液压系统,这是其机器人平衡性强的原因,也是其核心技术竞争力,至今为止,波士顿动力在液压技术方面依旧断档式领先。
随着时代的发展,波士顿动力由于其机器人造价高昂,在实际落地一直未能体现,导致其先后卖身谷歌、软银、现代汽车,至今未能在大规模商业化上体现与其科技相匹配的体量。然而反观国内机器人厂商,以宇树科技为例。在研发上,宇树科技从成立之初便选择了电驱技术路线,凭借电驱系统成本低、效率高、易维护的特点,宇树科技变身“价格屠夫”,迅速占领市场。
古典与AI的开发流派之争
什么是古典流派?即极度依赖大量预设环境参数,如平地、楼梯、碎石路等,每种环境需要设置单独的参数,扩展性不佳,需要人工干预微调。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崛起,机器人其实是可以通过强化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适应能力的,不再那么依赖人工调试。这也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从**“不看好人形机器人”到“认为所有行业都可以被机器人改造一遍”**的逻辑变化依据——以前一到两年才能让人形机器人学会走路,现在利用AI算法训练一个月就可以实现。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前后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功亮相,而同样的动作和性能,波士顿动力耗费了十几年才实现。
宇树从机器狗电驱技术的厚积薄发,
到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
正印证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性。
从2024年开始,波士顿动力迫于营收压力,也宣布全面转型电机驱动,国内的一众厂商已经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后来者居上”的攻守易位,让创业者看到了技术性颠覆“先行者”的希望。足以证明
降低成本、快速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
才能引领行业发展。
**从西湖天堂到硅谷天堂,杭州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在参访宇树的环节中,我们特地问了杭州政府对于宇树科技的相关扶持,但非常可惜的是,接待我们的宇树人员是技术出身,对这方面并不了解,但翻阅公开资料和六小龙等企业的融资历史,同时结合最近出圈的22条杭州问答攻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宇树科技获得杭州支持
🔸宇树科技从初创期即受益于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雏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培育体系。例如,其早期获得“雏鹰计划”支持,后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发投入补助和人才政策倾斜。
🔹杭州为宇树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政府为宇树的高端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配套等福利,并通过“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机制促进高校与企业人才共享。
🔸产业和场景对接。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宇树的四足机器人首次承担赛事服务任务,政府为其提供技术验证和品牌推广机会,显著提升市场认可度。后续才有2025年春晚宇树机器人的出圈。
🔹杭州为宇树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并派专员上门指导专利申请,确保核心技术快速确权。
🔸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快速办理行政审批、政策申领等事务,减少行政负担。此外杭州提出“机器人+”战略和千亩AI产业园规划,为宇树等企业提供稳定的产业生态。政府不干预技术路线选择,仅在资源对接、场景落地等环节提供支持。
🔹产业引导资金的支持,杭州“8+4”经济政策市级财政资金从去年的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专门统筹现有产业政策资金的15.72%,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同时通过智能匹配、无感兑付、动态跟踪三大机制,按照“应上尽上、应兑尽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原则,加速政策资金直达快享。此外,此前宇树科技在融资烧光快破产时,政府还默默“牵线搭桥找钱”,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从“专家孵化(带资源)+创投引进+市场投资机构加速+pe提升”,已经形成了一个务实的资本生态圈。
如果说宇树科技只是一个
没有点错科技树的幸运儿,
那么良好的营商环境
绝对是让宇树科技
“一木成林”“暴力出圈”的
“幕后推手”。
“长期主义”
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从政策宏观角度来看,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数字浙江”战略,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当年,习近平同志在杭州高新区调研时,他对科技工作者说,杭州过去是“风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沿着这条路线,2014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2016年,杭州成为中国首批“数字经济”城市;2018年,杭州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现在回看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大多都是2015至2018年度过了最早期、也是最关键的从0到1阶段。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化,****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树立战略眼光,保持战略定力。
在“长期主义”的坚持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和“关键需求,精准响应”的政企关系成为常态,杭州科创基金同样“持久”,他们凭借独到的投资眼光,“科学容错,坚定跟投”**,帮助企业挺过难关。“雪中送炭”的做法,不仅会吸引更多科创企业落户杭州,同时,也会让已经成长为行业巨头的企业,“同样坚定”地扎根杭州。种种综合,可能才是杭州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直至2025年开年引爆中国科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