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好奇过,当地球震动时,海洋中的鱼儿会做什么?最近,海洋生物学家、泰国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海洋科学系助理教授东恩(Thon Thamrongnawasawat)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地震发生时,珊瑚礁中的鱼群竟然集体静止不动,紧贴海底。
图源:Thon Thamrongnawasawat的社交媒体上的分享。
2025年3月28日(周五),缅甸发生了强度高达7.9级的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威力巨大,不仅给缅甸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波及到了邻国泰国,导致不少人员伤亡和失踪,情况相当令人担忧。
东恩教授的朋友在泰国西部的斯米兰海洋国家公园(Mu Ko Similan National Park)潜水时,恰好遭遇地震,目睹了这一现象。原本活跃的鱼群,如同被定格一般,整齐地平躺在海底的礁石或珊瑚上。这跟它们白天游弋、夜晚分散休息的习性截然不同。
东恩教授认为,这是因为鱼类拥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捕捉到水中传播的地震波。它们的侧线就像灵敏的传感器。感受到震动后,鱼儿会本能地采取这种“平躺”姿势,以应对地震可能引发的强烈水流或海啸,降低被水流冲击的风险,保持身体稳定。
他还提到,地震时,监测儒艮的志愿者也观察到,儒艮会迅速从浅水区游向深水区,这同样是躲避海啸的本能反应。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海啸中很少有儒艮被冲上岸的报告。
虽然这次地震的震中不在海洋,但震动依然会传递到海底。鱼类虽然可能无法区分陆地和海底地震,但感受到震动、就会采取保护措施。
那么,鱼类能提前预知地震吗?东恩解释说,地震会产生多种震波,鱼类或许能比人类更早感知到微弱的震动。但它们无法提前数小时预警,最多只能在地震发生前极短的时间内有所察觉。所谓“动物预警灾害”,只是它们比人类更早感知,但时间非常短暂。
图片来源:Facebook @ Thon Thamrongnawasawat东恩教授还强调,这次拍摄到的鱼类集体平躺的照片非常珍贵,是泰国首次清晰记录下这种现象,在国际上也罕见。这为人类研究海洋生物对自然灾害的反应提供了宝贵证据。
地震对于海洋生物影响如何?上面的案例或许可以让我们管窥蠡测一番。此外,“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联想到另外一个有关地震的例子,或许也有参考价值。1998年7月6日~13日之间,海洋生物学家王敏幹(John MK Wong)博士在大西洋中央的亚速尔群岛(Azores Islands)观鲸时,亲历亚速尔群岛6.1级大地震。1998年7月9日清晨,他们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动,全村人都被惊醒。后来得知,东北部的一个岛屿发生了超过里氏6级的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地震过后,再次出海时,发现大多数动物变得异常惊恐,稍有动静便逃走。这时人类就也无法再靠近它们,只能远远地观察它们在水面上的活动。这次观鲸,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地震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资讯源 | Thon Thamrongnawasawat
编译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