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半夏,话半夏
最近热播新剧《风吹半夏》正在电台如火如荼的上映,讲述的是年轻人在漫长的创业岁月中闯出一片天地的故事。剧中女主角许半夏的聪明干练、坚毅果敢的性格深受大众喜爱。半夏,也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古有辛弃疾“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的咏叹,又有高公泗“预知半夏当归去,栀子开时应到家”的感慨,可见历代文人骚客对半夏的喜爱比比皆是,古往今来历代名医对半夏的推崇也是不约而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
古籍记载
《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名医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萎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药性本草》:“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樱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珍珠囊》:“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瘩,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
性味功效
半夏,别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痰湿、寒痰、呕吐之要药,凡痰湿所致病证皆可选用,兼寒者最宜,兼热者当配苦寒之品。外用能攻毒散结而消肿,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生半夏具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需使用其炮制品,如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等。
化学成分
半夏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脑苷脂类、甾醇类、芳香酸类、脂肪酸及酯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半夏蛋白和无机元素等。
现代药理研究
我国药典将半夏的作用概括为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主要用于咳嗽痰多、风痰眩晕、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及胸脘痞闷,外治痈肿痰核。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的主要药理作用有祛痰镇咳、抗肿瘤、抗炎、抗溃疡、抗早孕及抗心律失常等。此外,半夏还具有治疗糖尿病和抗惊厥等作用。
1、镇咳祛痰
半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成方中,主要也是利用了其具有镇咳祛痰的药理作用。如使用瓜蒌、薤白和半夏在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中,半夏起到了理气、化痰和降逆的作用,可使患者气息通畅,缓解疼痛[1]。最近,经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型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宣肺化浊方中的半夏成分在降低痰液黏度、镇咳祛痰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2]。
2、抗肿瘤
有学者研究发现[3],半夏总蛋白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且对人脐带血干细胞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也有研究发现[4],半夏多糖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3、抗炎
半夏对于非特异性炎症和变态反应性炎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6]。
4、抗溃疡
半夏的水煎醇沉液可以显著抑制胃液分泌,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胃溃疡。
5、抗生育及抗早孕作用
研究表明,抗早孕剂量的半夏蛋白对小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含量及其与孕酮结合的亲和力不产生影响,其抗早孕作用是通过减少孕酮的分泌量而起效的。
6、其他
半夏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一定的抗心率失常作用。半夏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从半夏中分离出的脑苷酯类化合物,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此外,半夏还具有止吐、抗氧化、抗衰老、镇静、镇痛及抗惊厥等作用[8]。
组方配伍
在现代药学研究中,含半夏的中成药较多,多达2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化痰、燥湿健脾、降逆止呕作用的中成药中。化痰方面,主要用于咳喘,如安嗽丸、橘红痰咳颗粒、百咳静糖浆、桂龙咳喘宁胶囊、蛇胆川贝枇杷膏、参苏宣肺丸等;以及用于治疗与痰积有关的疾病,如偏瘫、痞块、惊风、瘰疠等,如半贝丸、半夏天麻丸、回春丹、牛黄郁金丸、人参鳘甲煎丸、小儿急惊散等。在燥湿健脾方面,主要用于消化不良,如香砂养胃丸、沉香理气丸、藿香正气丸、开郁顺气丸等;降逆止呕作用,用于呕吐,如天麻眩晕宁合剂、小半夏合剂、柴胡舒肝丸等。半夏反乌头,因此不仅半夏炮制品还是中成药均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参考文献:
[1]谭忠玉.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心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65.
[2]刘东玲,王浩嘉,任伟珏,等.宣肺化浊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3]朱铭伟,周抗美,丁声颂.掌叶半夏总蛋白对卵巢癌细胞株及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作用[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26(6):455-458
[4]赵永娟,王蕾,侯琳,等.半夏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3):368-371.
[5]王光德,杨旭东.半夏的药理[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7(5):24-25.
[6]阴健.半夏中直链淀粉的抗炎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238.
[7]NIIJIMA A,OKUI Y,KUBO M,et al.Effect of Pinellia ternata tuber on the efferent activity of the gastric vagus nerve in the rat[J].Brain research bulletin,1993,32(2):103-106.
[8]弓建红,王俊敏,张振凌,等.虎掌南星(掌叶半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时展[J].河南科学,2020,38(3):386-396.
作者: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于红
审稿专家: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药剂科 主任药师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