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这座位于山巅的天文台,正“绘制”最大的宇宙3D“画卷”
来源:星明天文台上传时间:2025-03-09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作者|王青

审核|丁乙、赵经远

编辑|赵经远

基特峰天文台夜景。图像来源:NOIRLab

基特峰天文台(Kitt Peak Observatory),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西约90公里的昆兰山脉基特峰之上,海拔约2096米。其干燥的气候、稀薄的大气以及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半球理想的天文观测点之一。该天文台汇集了一些世界顶级的望远镜,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宇宙探索历程。

基特峰天文台。图像来源:NOIRLab

195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选定在基特峰建立美国首个国家天文台,由大学天文研究协会(AURA)运营。1960年3月,一架0.9米口径的望远镜在基特峰落成,这标志着基特峰天文台正式建成启用。1982年,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成立,基特峰天文台也成为其所属的一部分。2019年,NOAO与其他机构合并成立美国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NOIRLab),基特峰天文台也因此归于NOIRLab管理。

基特峰天文台拥有20多台光学望远镜,这些设施在星系演化、恒星形成、太阳系外行星发现等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人类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下面小星就来介绍一下基特峰天文台的部分主要设施及项目。

梅奥尔望远镜。图像来源:Outdoor Project

4米梅奥尔望远镜(Mayall Telescope)是基特峰天文台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其命名是为了纪念该台的第二任台长、美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梅奥尔(Nicholas Mayall)。它于1973年投入运行,是当时世界上口径第二大的光学望远镜,仅次于帕洛马山天文台5米口径的海尔望远镜。1976年,梅奥尔望远镜通过对冥王星表面进行光谱分析,发现了冥王星上的甲烷冰,这一发现为研究冥王星的表面组成和大气条件提供了重要线索。1988年,美国天文学家罗伯特·费森(Robert Fesen)等人使用它发现了超新星SN 1885A的遗迹(SN 1885A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颗河外超新星,位于M31星系)。2018年,梅奥尔望远镜被改造为“暗能量光谱仪(DESI)”的核心设备,目前正在绘制最大的宇宙3D图谱。

梅奥尔望远镜。图像来源:NOIRLab

3.5米WIYN望远镜于1994年开始运行,它是基特峰天文台的第二大光学望远镜,在系外行星等领域贡献颇多。例如,在2024年,通过WIYN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一组天文学家发现系外行星TIC 241249530 b的轨道偏心率达到了0.94,这是通过凌星法发现的偏心率最大的系外行星。

WIYN望远镜。图像来源:NOIRLab

1.6米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McMath–Pierce solar telescope)建成于1962年,其名称是为了纪念美国天文学家罗伯特·麦克梅斯(Robert McMath)和基思·皮尔斯(Keith Pierce)。它被用于研究太阳黑子的结构和光谱,在2019年之前一直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太阳望远镜。2017年这台功勋卓著的太阳望远镜退役,目前正在被改造为天文科普中心。

麦克梅斯-皮尔斯太阳望远镜。图像来源:NOIRLab

Spacewatch项目由亚利桑那大学月球与行星实验室主导,使用基特峰天文台的多台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主要用于搜寻小行星并对它们进行后随观测。该项目从1980年开始运行并持续至今,是世界上发现小行星最多的项目。2003年,基于Spacewatch项目的数据,一个名为“快速移动天体(FMO)”的公众科学项目正式运行。FMO项目鼓励全球天文爱好者参与搜寻近地小行星。参与者只需下载Spacewatch项目拍摄的图像,并从中识别出可疑的“短线”(由于近地小行星的移动速度相对较快,在曝光时间稍长的图像中往往呈现一条短短的直线),然后将其提交即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资金短缺,FMO项目已于2006年结束,在此之前,十余位中国天文爱好者在FMO项目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快速移动天体”项目中的可疑目标。图像来源:FMO Project

除了科学研究,基特峰天文台也非常重视公众教育和科普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FMO项目之外,基特峰天文台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开放日、夜空观测会和科普讲座。在夜间,游客可使用望远镜观测各种类型的天体;而在白天,则可以观测太阳黑子与日珥。这些活动让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星空,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基特峰天文台游客中心观星的公众。图像来源:NOIRLab

在半个多世纪里,基特峰天文台始终处于宇宙探索的前沿。从绘制暗能量图谱到捕捉系外行星的奇异轨道,从追踪小行星的轨迹到解码太阳的奥秘,这里的每一台望远镜,都是人类写给宇宙的情书。基特峰天文台不仅是科学家的研究基地,更是连接人类与星辰的桥梁,正如那些在FMO项目中闪耀的天文爱好者所证明的——对宇宙的好奇心无关年龄与职业,只需一束光、一片晴空,每个人都能成为星空的解读者。这座屹立于山巅的天文台,将继续描绘宇宙的传奇:探索从未停歇,人类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

(1)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https://kpno.noirlab.edu/

(2)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https://www.desi.lbl.gov/

(3)徐智坚,业余天文学家的发现之路,天文爱好者,2022年第3期,78-81

(4)WIYN 3.5-meter Telescope at Kitt Peak Discovers Extremely Strange Orbit of Rare Exoplanet,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https://kpno.noirlab.edu/news/noirlab2418/

(5)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wikipedia,https://en.m.wikipedia.org/wiki/Kitt_Peak_National_Observatory

(6)Nicholas U. Mayall Telescope,wikipedia,https://en.m.wikipedia.org/wiki/Nicholas_U._Mayall_Telescope

(7)WIYN Observatory,wikipedia,https://en.m.wikipedia.org/wiki/WIYN_Observatory

(8)McMath–Pierce solar telescope,wikipedia,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cMath%E2%80%93Pierce_solar_telescope

(9)WIYN 3.5m Observatory,https://www.wiyn.org/

(10)FMO Discoveries and Recoveries,FMO Project,https://spacewatch.lpl.arizona.edu/fmo/discoveries


关于基特峰天文台的更多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小星会为你一一解答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科普中国“星明天文台”、小红书“星明天文”,和小星一起踏遍星辰,收获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