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全国爱耳日 | 关注儿童急性中耳炎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上传时间:2025-03-03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本文为大家介绍门诊最常见的儿童急性中耳炎。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根据《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特殊类型中耳炎(如航空性中耳炎)等。

了解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指48小时内突然发作的中耳炎症,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该病的高峰期年龄段是1~2岁。62%~75%的宝宝在1岁以内患过急性中耳炎,3岁以内的宝宝约83%患过急性中耳炎。它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伴发的症状。儿童通常比成人更容易罹患中耳炎,这与儿童咽鼓管的结构特点(短、平、细)有关。

常见的感染途径

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致病菌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感染。(1)咽鼓管途径:上呼吸道病原菌经咽鼓管逆行入中耳,主要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不恰当地擤鼻、鼻腔冲洗、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等,婴儿哺乳位置不当(平卧位吮奶)。(2)外耳道-鼓膜途径:主要指外伤、不符合无菌操作的穿刺、置管使病原菌经过破损的鼓膜进入中耳。(3)血流感染:很少见。

急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包括:(1)全身感染症状最为明显。儿童会有发热、畏寒、纳差等急性感染表现,小儿常伴呕吐、腹泻的消化道症状。婴幼儿摇头、挠耳、哭闹不安。一旦鼓膜穿孔,全身症状明显减轻。(2)耳痛剧烈。穿孔流脓后,耳痛骤减。(3)流脓。(4)听力下降。(5)耳鸣。

确诊急性中耳炎,需要以下辅助检查方法:(1)电耳镜或耳内镜。镜下可见鼓膜充血、膨隆、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2)声导抗。早期无积液时,呈C型负压曲线。积液后呈平台无峰B型曲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时不能引出鼓室图。(3)行为测听(游戏测听或纯音测听)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可明确听阈水平。(4)影像学检查。不常规推荐,但对于怀疑有颅外和颅内并发症的患者需做颞骨CT。(5)病原学检测。对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不常规推荐。但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对应的抗菌药物。

当确诊为急性中耳炎后,我们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策略:(1)抗生素。体温过高者,应当及早足量应用抗生素。(2)滴耳液。抗生素滴耳,穿孔后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3)鼻减充血剂。可以减轻咽鼓管口肿胀,以利于鼓室积液引流。(4)手术。对于急性中耳炎伴发颅外和颅内并发症如耳后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建议早期行乳突切开术、鼓室成形术。鼓膜穿孔不能愈合者,待干耳后行鼓膜修补术。

如何正确滴耳

● 使用肥皂和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使用潮湿的毛巾清洁耳朵,然后将耳朵擦干。

● 将药瓶握在手掌心数一定时间,使滴耳剂的温度接近体温。如果滴耳剂混悬分布不均匀,摇动瓶子10秒使药液混合均匀。握住药瓶,滴管头向下,将药液吸入滴管中。

● 将耳朵倾斜朝上或让孩子侧面躺下,向后上方拉耳朵(如果3岁以下儿童用药,向后下方拉耳朵,以打开耳道)。

● 将正确剂量的滴耳剂滴入耳朵,轻轻按压耳屏,帮助滴耳剂顺利流入耳道。

● 保持耳朵倾斜向上数分钟或耳朵中塞入一块软棉花。

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

预防措施:(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2)避免不干净的水进入外耳道,如果不慎进入不干净的水,应当及时清理,可从耳内滴入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3)避免同时双侧擤鼻或向后回吸鼻涕;(4)避免用力挖耳,防止外耳道、鼓膜损伤;(5)避免卧位喂奶。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陈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