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我在医院当了一次翻译,阿公四次邀请我到他100公里开外的老家作客
来源:温州市护理学会上传时间:2025-03-02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那天下班后,我如往常一样坐在医生办公室给患者打随访电话,突然听到陈阿公大声又生气地用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一带的方言喊道:“我一点都听不懂,你跟我讲这些没有用的!”

原来主管医生在跟陈阿公进行家属术前谈话,阿公因为听不懂普通话而无法理解手术方式和手术风险,正懊恼又无奈。主管医生也是愁眉苦脸,束手无策。 因为语言的障碍,两人都变得沉默了。

我是雁荡山周边的人,见到此状立马放下随访工作,来到阿公面前用同样的方言问:“阿公,您是雁荡山或大荆方向的人吗?”

“是的,是的。”阿公连连点头,用方言答道。阿公阿婆住在湖雾镇,可以说就是雁荡山脚的人。

我又问:“刚才医生跟您谈话,您是不是都没有听懂啊?”

“我的老太婆因为右大腿根部骨折(右侧股骨颈骨折),现在要做手术,但是我和我老太婆都没有读过书,普通话都听不懂,更别说这些谈话。”阿公边答边连连摇头。

我笑着安慰阿公:“您不要担心,我是您那边的人,我可以帮您翻译医生的话。”

接着,主管医生边说,我就边翻译成方言给阿公听,阿公听得一清二楚。术前谈话结束后,我提醒阿公记得购买一个助行器,他又皱起白花花的眉头说:“我不会买啊,去哪里买?”于是,我带着他来到医院医疗器械购买处,买到了助行器。这时,阿公的眉头终于全部舒展开,他对我说:“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们两个老人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阿婆姓高,尽管她不是我负责的患者,阿婆手术当天、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我连续三天到阿婆的床头询问她的情况,并指导阿婆早期卧床锻炼、站立和平衡训练。

术后第三天阿婆出院,她依靠助行器已经能够独自进行床椅转移和如厕。在离开医院之前,阿公特意找到在另一个组上班的我,向我致谢并再三邀请我去他家作客。

管娅琦开车100多公里到山区患者高阿婆家中,评估阿婆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之后的时间,我打了三次随访电话,阿公每次都念叨我没有去他家作客。这次阿婆出院6个月随访,为了查看其术后恢复情况,我从医院开车100多公里,第一次去了他们家中。评估后,发现阿婆的日常生活已完全独立,甚至行走楼梯都十分利索。阿婆在术后1个月,已不需要助行器就能行走了,她和阿公都说,确实没有想到恢复速度这么快,效果这么好。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创伤外科主管护师、博士在读管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