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艳红段跃初
在寒冷的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不少人会选择板蓝根来预防和缓解感冒症状。板蓝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其功效与作用被许多人所熟知,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服用时往往容易掉以轻心。
板蓝根主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板蓝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靛蓝、靛玉红等,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在对抗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也是它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然而,近日张先生的遭遇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张先生本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却未遵循医嘱规范治疗,擅自停用降压药。一天晚餐后,他感到腹部和胸部不适,次日清晨竟一口气喝下了 8 包板蓝根颗粒,试图缓解不适。结果到了下午,胸闷加剧,口干舌燥,大量饮水也无济于事,整个人痛苦不堪。送至医院后,经检查,其血压高达 207/113mmHg,血糖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32.7mmol/L,出现了神志模糊、喃喃自语且含糊不清、呼吸粗重并伴有异味的症状,最终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高血压 3 级”。
这一事件让人不禁疑惑,板蓝根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吴文娟医生给出了解释。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当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使血糖正常进入细胞提供能量,身体就会转而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酮体,如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等。这些酮体都是酸性物质,若在体内大量积聚且无法及时代谢排出,就会导致身体酸碱代谢紊乱。一旦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超出机体代偿能力,便会引发酮症酸中毒症状,严重的话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而且,市面上不少中成药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蔗糖成分,且含量不容忽视。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像张先生这样随意服用含蔗糖的板蓝根颗粒,无疑会使血糖急剧升高,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从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板蓝根就不能服用了呢?当然不是。但关键在于要合理、科学地用药,避免盲目滥用。
首先,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虽然板蓝根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也不应该将其作为日常的“保健饮品”随意饮用。是药三分毒,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其次,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在服用板蓝根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以及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服用板蓝根,以及确定合适的剂量和服用方法。
此外,在购买板蓝根时,也要注意选择正规的渠道和品牌,仔细查看药品的成分表和说明书,了解其是否含有不适合自己的成分,如蔗糖等。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板蓝根是常见的药物就忽视其潜在的风险。在用药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适用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才能让板蓝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让它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疾病高发的季节,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发的悲剧。让我们从正确认识和使用板蓝根开始,树立起科学用药的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身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