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将近,减肥大军又崛起了。近20年来,最火爆、最受追捧的减肥方法莫过于「轻断食」——16+8轻断食、5:2轻断食、隔天轻断食法等等,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轻断食的学名为“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一种交替进食和延长禁食的做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内正常地进食食物,而在剩余的时间内几乎不吃。最近有说法称,“一周饿2天就能解决脂肪肝”。这是真的吗?
只要改变吃饭时间,
就能和脂肪肝“拜拜”?“一周饿2天就能解决脂肪肝” 的说法,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图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动物实验。
这项研究发表于《细胞-代谢》期刊,研究人员表明:不用减少总的热量摄入,只需要简单地调整一下饮食模式,一个星期内留出2个整天饿一饿,就可以防止脂肪性肝炎的发展。
5:2间歇性断食这种饮食方案被称为5:2间歇性断食,重点是每周有不连续的2天禁食高热量液体和食物(可以随意饮水),每个禁食周期持续24小时。
这属于“间歇性断食”的常用方案之一,其他较常见的间歇性断食方案还有6:1(一周内有一个24小时的周期保持禁食);14:10或16:8(一天24小时有14~16小时保持禁食,在其余8~10小时内随意摄入食物)。
而研究人员在比较了不同的间歇性断食方案后发现,5:2间歇性断食对预防和改善脂肪性肝炎的效果最好。
研究者将小鼠分为“普通饮食组”、“西方饮食对照组(高糖高脂肪饮食)”和“西方饮食禁食组(每周间歇性断食2天)”。
结果发现,禁食组小鼠无论是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还是脂肪肝问题,都要比对照组小鼠轻微。病理分析可见,禁食组小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和炎症问题都大为改善。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5:2间歇性断食不失为一剂“护肝良药”,可有效预防脂肪肝和肝硬化,并阻止向肝癌发展。
不用减少总热量摄入有意思的是,5:2间歇性禁食法带来的好处取决于禁食方案的“特性”,包括:禁食周期的长度、次数和时间以及饮食类型,但与总热量无关。
接受5:2间歇性断食的小鼠,在一周内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与对照组几乎无异。
因此,5:2间歇性断食的健康益处并非源自“吃得少”,而是因为“空腹时间”的存在。
具体来说,在禁食的2天内,小鼠的呼吸交换比明显降低,体现出更高程度的脂肪酸氧化;与此同时,禁食24小时后,B-羟基丁酸(酮体)水平也明显升高,可见全身代谢发生了改变。
上述研究告诉我们,无论是预防脂肪性肝炎和肝癌,还是治疗已出现的慢性肝脏炎症,5:2间歇性断食均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可以放心的通过5:2间歇性断食来防治脂肪肝了呢?
“5:2间歇性断食”
真能解决脂肪肝吗?01****研究的局限性
尽管动物实验结果乐观,但动物实验与人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针对人类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关于轻断食直接治疗或预防脂肪肝的高质量证据仍然有限。
脂肪肝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形成涉及遗传、代谢、生活方式等多因素,而不仅仅是饮食模式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
此外,“轻断食”可能会引起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饥饿、恶心、疲劳、易怒、失眠和头痛等症状。
总的来说,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轻断食就能治疗或者预防脂肪肝。
02****断食法不是人人适用
当然,大部分人群是可以尝试5:2间歇性断食的,但在实践中,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初次尝试轻断食的人群可以从较短时间的断食开始,逐步延长断食时间,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在非断食期内,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以确保身体获得必要的营养。
定期监测体重、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健康指标,以评估轻断食的效果和调整方案。
特别要注意的是,高龄老人、孕产妇、肿瘤患者、未成年人等人群,尤其是贫血、低血压、易低血糖者等体质虚弱的人,以及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精神障碍、慢性感染疾病的中老年人,不宜贸然尝试。
总的来说,轻断食作为一种调节饮食的方式,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管理脂肪肝和改善整体代谢健康。但具体实施应谨慎,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