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尘埃落定!此次院士增选共新增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这133名人均博士的新晋院士队伍中,一位中专学历背景出身的科研工作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厦门大学教授、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
夏宁邵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图)
从中专开始的逆袭之路
2023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出来的当天晚上,一所位于湖南的院校——邵阳学院官微发出了贺信,祝贺78级医士59班校友夏宁邵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学部院士。而夏宁邵与邵阳学院的缘分,还要从他的求学经历开始说起。
邵阳学院发出贺信
1964年,夏宁邵出生在湖南娄底。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早早辍学选择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夏宁邵却始终坚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夏宁邵考入当时的邵阳卫校(今邵阳学院)。1981年,年仅17岁的夏宁邵中专毕业后,来到湖南娄底地区人民医院(今娄底中心医院)工作,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一干就是15年。
在娄底中心医院工作期间,夏宁邵并不安于现状,在做好医生的同时,他还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他的中专学历虽然起点不高,但夏宁邵却凭借着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出色的医学天赋,作出了一系列成绩。
1993年,夏宁邵就凭借“中国各民族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项目,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4年他顺利晋升为娄底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夏宁邵的命运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厦门大学生物系原主任曾定。
在机缘巧合下,曾定主任认识了当时年仅28岁的夏宁邵,并对这位立志科研、刻苦自学的小伙子非常器重,于是向厦大领导极力推荐,希望将其调入厦门大学。
在曾定的大力引荐下,时任厦大副校长、分管人事的朱崇实决定与夏宁邵见一面。这一面后,厦门大学副教授的调令就寄到了夏宁邵手中。1994年,夏宁邵和妻子一起被调入厦大,并开始担任厦门大学副研究员。
在厦大的日子
来到厦门大学,夏宁邵的科研才华迅速得到发挥。1995年,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成立了病毒学课题组,从此这里就成了夏宁邵的研究的起点。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夏宁邵始终把“解决国家人民所需”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当时,艾滋病刚刚传入中国十年,但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已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想要有效防控,诊断得先行。
1992年,美国率先推出第三代艾滋病诊断试剂,与第二代相比,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检测窗口期大幅缩短。但当时的中国,第三代艾滋病诊断试剂完全依赖进口,其关键就在于国内没有自主供应的高质量的艾滋病毒生物活性原料。
在这一现状下,夏宁邵带领团队围绕艾滋病毒生物活性原料发起攻关,期望能实现进口替代。
1999年,夏宁邵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艾滋病毒生物活性原料的难题,彻底解决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无芯”问题,研制出国内首个第三代艾滋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帮助我国国产艾滋病诊断试剂成功实现第一次更新换代。因在艾滋病毒抗原和第三代诊断试剂上取得的突破,夏宁邵团队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夏宁邵
艾滋病诊断试剂的研究迈入正轨之后,夏宁邵开始和研究团队挑战难度更大的戊肝病毒的疫苗研发。而这一次,他一做就是14年。
戊肝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是一种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全球每年戊肝病毒感染2000万例,导致300多万例急性肝炎和5.7万例死亡。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新疆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戊肝疫情,共造成12万人感染。孕妇是受戊肝危害最重的群体,病死率达20%,并常引起流产和死胎。
14年春华秋实,在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下,2012年,先后有20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参与、投入5亿元的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戊肝疫苗正式在我国上市,临床试验显示疫苗保护性达100%。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
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科研界的广泛关注,《自然》发文称其“堪为中国蓬勃发展的生物科技领域起到示范作用,是中国独特的公、私合作的成功案例,对其他未受西方重视疾病的疫苗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发布后,网络上很多人都对夏宁邵院士的经历满满地赞叹,认为他体现了最宝贵的科研精神,实现了人生的华丽“逆袭”。
殊不知,这一切背后所凝聚的是每周工作6天,全年工作超过300天,人均每天工作时长达12.7个小时的专注与努力。正如夏宁邵所言,“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总能把握住前沿方向,但我们现有的成果依靠的不是天赋,而是耐心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