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us var. glaucocalyx)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无危LC)。
山林灌木丛,毛叶曳风中。
不问世间苦,逍遥自乐行。
(中华新韵)
**名 称:**蓝萼香茶菜
**拉 丁 名:**Isodon japonicus var. glaucocalyx
分类地位:
唇形科 Lamiaceae
香茶菜属 Isodon
**别 名:**蓝萼毛叶香茶菜、香茶菜、山苏子、回菜花、倒根野苏。
异 名:
Plectranthus glaucocalyx*、Isodon glaucocalyx、Rabdosia japonica var. glaucocalyx、Amethystanthus glaucocalyx、Plectranthus japonicus var. glaucocalyx、Amethystanthus galucocalyx.*
识别特征:
1、直立草本,株高可达1.5米,具四稜、四槽及细条纹,上部被毛及腺点。
2、椭圆形叶对生,先端具椭圆形至披针形渐尖的顶齿,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大钝锯齿,叶面暗绿色,叶背淡绿色,被疏毛及腺点,具约5对斜上升侧脉,叶缘内成网结,叶脉叶面微隆起叶背十分突起,平行细脉在叶面明显可见而在叶背隆起,叶柄上部有狭而斜向上宽展的翅,被疏毛。
3、顶生圆锥花序,苞叶椭圆形,叶状,小苞片线形,花萼常带蓝色,外面密被毛,三角形萼齿5枚,二唇形花冠淡紫、紫蓝至蓝色,反折上唇具深色斑点,先端4裂,下唇椭圆形,先端内凹。4枚雄蕊伸出。
4、小坚果椭圆形,扁,长约1.9毫米,宽约1.4毫米,淡褐色,表面粗糙,有黑褐色龟背纹,无光泽,背面拱凸圆钝,腹面稍平,中央微有棱,横切面近扇形,果脐位于基端,斜向腹面,近圆形,稍内凹,靠近背面的一边,脐的边缘有一半环形白色的脐棱,种皮薄膜质,黑紫色,子叶蓝色或白色。
**国内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拍摄于山东威海望海石东面半山坡。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俄罗斯。
**生 境:**生于约拔2100米以下的田间、路边、山坡等潮湿地。
**物 候 期:**花果期7-10月。
药用价值:
采集储藏:全草入药。夏、秋季采收。
性味归经: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胃炎、肝炎、乳腺炎、癌症、闭经、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微信公众号)
编辑:T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