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医院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杨辰敏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们生长在子宫肌层内,由子宫壁内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块通常不会转变为恶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各异,不同的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症状。有了子宫肌瘤到底能不能怀孕?怀孕以后会影响宝宝吗?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
一、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的具体成因尚不清楚,但雌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雌激素水平的增加会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大幅下降,子宫肌瘤会逐渐萎缩。而妊娠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肌瘤会增大,而分娩后,随着激素水平子宫肌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患有子宫肌瘤的人,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肥胖、高血压、不孕不育等因素也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3个以上的多发性子宫较单个肌瘤挖除后有更高的复发率。
二、子宫肌瘤的分类和症状
子宫肌瘤可分为不同类型,根据生长的位置可分为子宫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生长)、浆膜下肌瘤(向子宫外生长)。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腹部膨胀感、尿频、盆腔压迫感等。部分女性可能因子宫肌瘤而难以怀孕或频繁流产。
三、诊断与治疗
医生会通过触诊检查子宫瘤的位置、大小等。进一步的超声波检查可以明确子宫瘤的位置、数量和大小。而MRI能提供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类型和范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选择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等方式。无生育要求的女性可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海扶刀等介入治疗。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
四、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风险
孕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子宫肌瘤逐渐增大,孕20周左右体积可能增大一倍,此后生长变缓。肌瘤的存在可导致胎盘着床异常,增加胎盘前置的风险。肌瘤的生长会限制子宫的膨胀,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晚期,位于子宫下段的肌瘤还可能导致胎位异常,如臀位或横位。临产后如出现胎头下降困难,需行剖宫产娩出胎儿。胎儿娩出后,较大的子宫肌瘤会增加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风险。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也是妊娠期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指子宫肌瘤因供血不足而坏死、变色的现象。红色变性通常发生在巨大的子宫肌瘤中,其特点是瘤体颜色鲜红、质地松软,患者将出现剧烈腹痛和感染等并发症。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直接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也会导致子宫小动脉栓塞,引起流产的发生。
产褥期后,增大的肌瘤逐渐缩小到孕前大小,产后3个月可复查B超来确定肌瘤的大小,并咨询医生下一步的处理方式。
五、备孕期间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
如果备孕时发现子宫肌瘤,建议及时就医,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从而增加不孕的风险。对于备孕妇女,应接受妇科专科的评估和治疗。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子宫肌瘤对备孕和妊娠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对于较大或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备孕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以减轻症状,保护子宫和提高怀孕的机会。子宫肌瘤挖除术后,根据肌瘤位于肌层的深度,需避孕1到2年,待子宫肌层修复后再受孕,以避免妊娠期子宫破裂。35岁以后随着卵巢储备功能逐渐下降,女性的妊娠率也逐渐下降,对于这类患者再经过术后避孕1-2年,卵巢功能将进一步下降。如何保障她们成功怀孕呢?随着生殖辅助技术的日益进步,高效促排卵、无痛穿刺取卵使试管婴儿技术越来越为患者接受,为提高术后妊娠率,患者在肌瘤挖除术前可与生殖科医生探讨穿刺取卵的可能性,取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冻存一定数量的胚胎,以备后续移植受孕。
一旦成功怀孕,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有子宫肌瘤,以便医生进行定期的妊娠监测和评估。如出现剧烈腹痛、发热、不规律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子宫肌瘤红色变性,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疼痛缓解和感染预防,在大部分情况下肌瘤变性在1-2周后逐渐稳定,症状缓解。
六、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
通过健康饮食,维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维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控制子宫肌瘤的生长。对于肥胖的备孕妇女,减重可能有助于减轻子宫肌瘤的症状和风险。适当的锻炼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减轻症状和压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
总之,备孕期间发现子宫肌瘤的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治疗。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减轻症状。在备孕和妊娠期间,及时与医生沟通和配合监测非常重要,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备孕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但与子宫肌瘤相关的问题可能会给您带来困扰。请相信,只要与医生密切合作,遵循医嘱,一定能够克服这一难题,希望每位备孕妇女都能顺利度过备孕期和怀孕期,拥有一个健康宝宝!我们愿与您并肩前行,共同守护母爱之路!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