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校园生命力的一部分,体现着学校的人文精神。校园里的每一株植物,不仅对校园环境的营造和师生精神的启迪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本期开始,小鸢带你一起学习校园植物文化。
槐(拉丁学名Sophora japonica Linn.)
在宁大校园,如果你到处走走,就会留意到几个校区的主干道两侧都种植了槐树。尤其是怀远校区,如果你从校区南门进校园直直地向北行,一路都是槐香相伴,抬头却又难辨花踪。入了夏,两侧的槐树枝叶繁茂,浓荫处处。一场秋雨过后,一地落花,这时你才会恍觉原来槐的花是如此。
槐是特产于中国的古老树种,在中国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故国人常称其为国槐。
槐于校园之常见,不仅因其树冠优美,是优良的绿化树种,更因其与学子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关联。
槐市的由来
西汉末年,权臣王莽为了进一步夺取政权,便设法网罗知识分子,下令在各郡县普遍设立学官,并将博士名额扩大5倍,同时征召天下通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乃至懂天文、历算、兵法、文字、医学、药学等各方面的“异能之士”,来京师讲学,前后至者以千计。随着太学生的急剧增加,王莽于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长安城东南郊大兴土木,扩建太学,使之能容纳太学生万人以上。为了适应众多太学生读书的需要,就在太学附近的槐树林里设立了一个定期聚散书籍的市场,这个市场历史上被称为“槐市”。汉末成书的《三辅黄图》对此有详细的记载:“王莽作宰衡时,建弟子舍万区,为博士舍三十区。东为常满仓,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侃侃訚訚,或论议槐下。”可见当初设立的槐市是一个专为学生们开设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家乡的特产,更主要的还是大家所用的图书及思想的交流。
槐市的存在不足20年,王莽政权崩溃后,长安太学解散,槐市随之消失。但是槐市在历史上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成为后世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和长久追慕的向学之所。
校园里槐荫深深,期许学子们在有槐的环境中怀求知之志,潜心向学。